
- 收藏
- 加入书签
劳动教育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目标 探索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2021级护理专业98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用统计学分析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 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 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基础护理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少农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过得更好、更有知识,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计成本的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从小就不让其参与任何劳动,甚至连做饭、洗碗、扫地等最基本的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参与,只要求他们努力读书,结果导致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独立生活能力差。
尽管学校也开设了体育课、安排了课外活动,可实际因担心学生安全问题,真正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时间不多,根本就达不到体能锻炼目的,因而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尤其以护理专业的女同学更为明显,不少学生甚至连一节40分钟的实训操课作都坚持不了,叫苦连天。而将来就业的护理岗位却对身体素质有着较高要求,往往一台手术需要持续操作几小时,因此,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培养的学生将很难胜任医院的护理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护理教师探索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取得一定成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选择两个班98位学生做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两组学生上一学期学习成绩、操作技能、纪律、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基础护理学》教学。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首先是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全面融入劳动理论教育知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劳动和为什么劳动,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让学生熟悉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其次是《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用物准备、整理及实训室的卫生清洁等,全部由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最后是在实训操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和正确使用护理实训设备的方法和技术,强调护理技能操作练习也是劳动,还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统一的体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实验分两轮进行,每轮1个学期,第1轮实验结束后,原实验组为对照组,原对照组为实验组继续第2轮实验。
1.3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由教务科组织对两组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两组学生考试、考核内容完全一样,试题由教务科从试题库随机抽取,授课教师不参与监考、改卷和评分等;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显著,详见表1。
2.2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显著,详见表2。
2.3问卷调查比较
实验结束后由教务科组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98份全部收回且境外有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详见表3。
3讨论
3.1劳动教育能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首先,相对于单纯的劳动教育来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不直接或不连续的强调劳动教育或专业知识,不容易造成学生反感,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效率增加;其次,由于同学们在劳动中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家长的不易,内心有所触动,学习目标明确,课堂上能从思想上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听课,以免愧对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学习自觉性得到提高;最后,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同学间协作配合、沟通交流、相互关照等行为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使其对劳动产生兴趣,更加勤奋的练习,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2劳动实践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劳动实践对躯体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神经与肌肉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完成,长期运动肌肉得到锻炼,变得粗壮结实、韧性增强,其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及柔韧能力等都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同时,因为劳动要出力出汗,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劳动,没有坚定的意志往往无法完成,所以劳动还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其心智,因此劳动实践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3劳动教育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于理论教育,劳动实践是学生要去体验的必然过程,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因而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相较于传统专业教育而言,学习不再只是大脑的事,而是手脑并用、身体力行、既劳心又劳力的事,《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练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劳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置身于劳动教育的中心,投身于劳动实践,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具体活动,在反复寻找、试验、验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不断建构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1]。
总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尽管目前还存在如专业知识教学时时间缩短、教师工作量增加等问题,只要我们继续探索均能解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嘉敏.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未来路向:从形式学习到真实学习[1].教育科学论壇,2020.07:15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XZZJG2022B186。项目学校:河池市卫生学校。项目名称: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以中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为例。项目类别:一般项目B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