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方法分析

黄素芸
  
双语媒体号
2023年18期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上海 200136

摘要:作为教与学的重要连接纽带,作业能够帮助英语教学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作业应用效果。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并探索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作业分层设计原则,提出了适应学生层次开展分层设计、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兴趣以及创建科学评价体系提升作业有效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帮助小学英语作业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得到升华。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分层作业

引言: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这样的作业分层模式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其设计针对性的作业,解决以往作业布置中的不足,将会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不足

(一)不科学的作业设计

通过对当前阶段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作业的实际作用,无法成为教与学之间的良好纽带。具体来讲,当前阶段为小学生布置英语作业仅仅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布置,而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合理的科学布置。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难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仅仅是机械性的重复作业,无法通过作业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体验。作业设计中,缺乏有关创新性以及交际性的内容,且在作业中也难以渗透有关思维锻炼方面的内容,促使作业整体科学性较差,无法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供充足的锻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的收获较少,无法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二)单调的作业类型

在小学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不足,往往会为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作业。在常见的小学英语作业当中常见以抄、背、读等为主,例如通常情况下设计英文单词与课文的抄写、对话背诵以及模仿朗读等内容[1]。这样的作业内容难以清晰的反映出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效,教师无法通过这样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加以评价,学生也难以通过作业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二次吸收,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作业作用受到影响。教师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作业类型,无法在英语作业中展现出生动趣味性、拓展性以及创新性,导致学生长久之下对于英语作业产生了厌烦以及抗拒心理。无法在英语作业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学生将会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

(三)缺乏有效作业评价

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字迹工整程度加以评价,按照星级或是ABCD等级进行区分,而无法针对学生作业的实际收获成果开展合理的评价。缺乏对学生作业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单一的评价形式,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给出的反馈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也难以对英语作业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严重降低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内驱力,无法通过英语作业评价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在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英语课程应完全符合党的教育政策,实现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并以培养符合新时期发展的有道德、优良的人才为核心目标。围绕核心质量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法,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坚持评价促进学习,评价促进教学,评价贯穿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层次化

在我国积极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在该要求下需要创建基于层次化的作业设计原则,基于单元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通过对课时作业的整体性设计,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原有基础上便于进一步提升自身成绩,确保学生在作业中始终具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提升自我。

(二)情境化

作为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最为关键的方式,形成情境化的作业形式,是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关键要素。在作业中基于语言环境,结合教材上下文,创建更加生动的作业内容,便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2]。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学而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通过不同情境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也能够便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考察,确保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与应用中言之有物。

(三)思维化

作为人的个体特征,思维品质在英语作业中的表现主要是反映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分析、创新、比较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在作业设计中充分展现出思维化的层面,确保学生通过英语作业不断激发思维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英语作业中充分展开思考,并善于应用表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种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有意识地利用评价结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注意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反馈并提供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三、立足“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方案

(一)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分层设计作业

结合当前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的实际布置情况,需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完成合理的分层设计。开展分层作业的布置,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研究,针对于不同能力以及进度的学生开展差异性的作业设计,确保最终作业程度充分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便于教师根据分层作业的实际情况为班级实际教学内容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因此在分层作业的设计中,要求英语教师首先充分了解班级当中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度等综合情况开展摸底检验,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加以校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便于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

例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创建基于目标指向性的作业内容,结合学生需要突破的不同领域,基于针对性的作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包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创建差异性的预习作业清单。对于小学英语作业而言,最为关键的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动能,在学习中创建专属于自身的策略,同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根据需求开展预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在引导学生参与到预习作业当中,关注于学生在每一学段当中不同的认知特征以及核心素养目标,在创建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思维性等众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在牛津英语小学三年级上册当中,预习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 中“How are you?”的内容,教师可以设置更加灵活的动态化作业方式,没有固定标准答案,创建清晰反映学生不同水平的作业内容[3]。

在预习作业中,第一环节为对主情境图进行观察,并用汉语描绘出情境图中的内容,明确本模块中的话题内容。第二环节为温故知新,对旧有知识点加以回忆,复习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Hello”中的内容。组织学生应用句型“-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I'm very well.”创建对话,对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形成良好的衔接作用。并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状态对所设计的英语对话内容加以丰容,包括可以在其中加入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其他的问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加以判断,并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由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挥思维能动性。

第三环节则是对教材中的新文章内容加以阅读,对其中不认识的单词或是不理解的内容加以标记,并在课堂中向教师提问获得解答。最后一个环节则是通过对教材当中的图片内容加以观察,对对话加以理解,并大胆的提出任何想要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设计,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以及能力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便于教师根据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层次加以更深刻的了解。

(二)丰富作业类型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英语作业而言,创建在兴趣吸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作业当中,并通过作业不断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动能。但是以往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存在着单一匮乏的形式问题,学生在遇到不符合自身认知的难题或是以往在考试当中成绩不佳的情况时,往往会对作业产生消极的态度,这样不利于学生完成作业,也难以通过作业真正意义上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敷衍应付的态度,需要通过对作业内容以及类型等加以创新,形成更加丰富的作业种类,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作业以及知识内容的兴趣。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摒弃以往单人作业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作业的方式,组织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作业体验,也能够在小学合作中强化人际关系,帮助小学生实现综合发展。例如在Unit3 How old are you?当中,教师可以根据练习册当中的内容,在Task: Our birthdays当中组织学生5人为一组,分别调查小组内成员的生日以及年龄,并完成练习册当中的表格填写任务,最后在Part B中,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在生日聚会当中可以做些什么。通过每一个人想出一个想法之后,将所有小组成员的想法汇总在一起以作文的方式完成练习册中的作业。

在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创建更加丰富且生动有趣的作业方式,便于学生在作业中也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4]。在遇到难题时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帮助,不再畏惧难题,而是通过共同努力获得答案。因此在教师不断创建更加趣味性的英语作业方式之下,帮助学生深刻记忆教学内容。或是可以在Module 2 Me, my family and friends的Unit3 About me中Look and read有关 Little animals的环节中,为更好的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对小动物的特征加以了解,单一的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加以讲解介绍难以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模式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动物加以观察。在周末组织小学生观察小动物,对其具体特征进行加以描写,例如家中养小猫、小狗等宠物,了解需要在几点遛狗,几点喂食,小猫与小狗的休息时间,叫声、体型等特征,是否喜欢晒太阳等等记录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按照教材当中的方式仿写作文,以此作为作业内容,不仅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了解。

(三)创建评价机制提升作业有效性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中,保障教与学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桥梁,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评价机制的合理应用。只有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对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加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加以了解,并在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下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通过创建有效评价机制,客观的掌握学生作业完成度以及学习进度。设定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机制,确保不仅仅是通过学生的成绩对其加以评判,通过多个不同的角度完成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最为关键的就是注重教学评价的存在。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全程贯穿,其中包含作业评价、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以及起模评价等众多内容。

实施教学评价有助于提何时能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英语体验学习中不断进步,并发现自我认知自我。在教学评价中,应遵守一定原则。首先需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设定与课程保持一致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目标,确保通过评价结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其次需要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并合作设计,促使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督促长进。第三应应用多元评价方式,展现综合性评价特征,确保形成全面、准确的评价工作。第四应持续关注学生发展,营造温馨教育氛围,以发展眼光对待学生,更加着眼于学生未来。最后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加以尊重。在设计教学评价时应结合不同学段特征以及评价目的,综合考虑多元影响因素。基于学生个性、认知、发展潜力以及年龄等选择合理评价方式[5]。

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评价中的内容内容,包括课堂评价与作业评价。在课堂评价中针对学生行为、表现以及学习方式加以评价,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学习进度加以了解。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观点论述、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通过口头、书面、肢体语言等要素加以综合评价。而作业评价作为在作业分层设计中的重点任务,通过作业评价能够充分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应了解作业对于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在作业设计中应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技能加以工并对学习策略加以科学运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征,基于单元教学目标,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对单元作业以及课时作业加以设计时注重内容、数量以及难度,确保需而生在其中充分提升自我,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在作业评价中应按照集体评价、个别讲解以及书面评语等众多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反馈,从而便于学生在分层作业设计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进步。

例如在批改作业中,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且班级中的学生众多,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分层作业的具体内容,选择精改或是粗改两种不同的方式。若是布置默写或是背诵这样的作业,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选择抽查的方式随机选择学生对作业内容加以背诵或是默写,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作业批改效率,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对班级当中成绩中下的学生作业加以精改,进而掌握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当中的进步程度,针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加以辅导解决。

结束语: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对小学英语作业开展分层设计,需要创建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开展合理的分层设计,充分适应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并对小学生的英语作业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帮助小学生在作业反馈中不断提升自我,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建群.小学英语分层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94-95.

[2]孙麒麟.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路径[J]. 校园英语,2022,(45):100-102.

[3]陈君霞.实施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和评价  提高作业有效性[J].校园英语,2018,No.411(23):152-153.

[4]李莹燕. 教育均衡下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再思考——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为例[J]. 新课程(小学),2019,(05):174-17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

黄素芸(1982.10——),女,汉族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