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空心病”与时代焦虑下,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缺失与追寻

杨凤娟
  
双语媒体号
2023年25期
福建理工大学互联网经贸学院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时代焦虑下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和追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压力和迷茫感,导致了一种被称为“空心病”的现象。本文将探讨“空心病”的概念和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空心病 生命意义感 意义缺失 意义追求

1、引言

2016年,北大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指的是价值观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碍,它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甚至有强烈的自杀意念,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传统心理治疗疗效都不佳,它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徐凯文曾对北大新生做过一个调查,其中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没有意义......空心病的背后反映当前青年人存在的很大的问题——生命意义的缺失。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会感到空虚、迷茫,就像一艘在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船只,不知该开往何处?倘若这种空虚感持续蔓延,则其内心会出现严重的冲突,进而产生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开展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生命意义进行概述,对生命意义缺失的原因及影响、意义追求的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引导青年学生找寻到其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进而珍惜、创造其特有的生命价值。

2、生命意义的内涵

弗洛姆认为人应该以生活创造力来使自己的生命富有意义,并运用理智与爱的力量来为自己做最完全的发挥。马斯洛则认为人是透过自我实现来体验人生的意义,而一个能自我成长的人,能应用其创造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同时将自己带进高峰的体验中。弗兰克尔认为生命意义是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并且坚信人生活的首要动机是发现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2003)。[1]Steger(2009)认为,生命意义包括认知和动机两个维度,通过这两个维度可以整合个体对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看法。[2]

纵观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普遍存在,部分大学生生活态度负向、生活目标模糊、生命自主缺乏、生命价值丧失。已有研究指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对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应对方式等都有显著影响。

3、大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原因

大学是人生中最璀璨的时光,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是个体

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但有一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以考上大学为人生目标,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奋斗的方向,甚至找不到上大学的真正意义,对自我产生怀疑,认为活着没有多大意义,在高校中经常会看到有大学生放弃生命的个例。也有一些大学生在如今竞争激烈、内卷频发的社会现状中,以“佛系青年”自居,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优胜劣汰的冲击,可随着这种心理的过度使用,则会使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阻止人去正面处理人生议题,不断削弱面对问题、处理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导致过早放弃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和无聊是生命意义感缺乏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有研究表明,创伤性事件的发生、高度聚焦自我、生命意义教育的缺失等均可能导致生命意义的缺失。[3]大学生突然遭遇创伤性事件,对其情绪会产生重大的冲击,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一直未能从创伤性事件中走出,则容易导致生命意义缺失。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群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以利己活动为核心,个人利益至上,强调“我”,只关注个体自身的感受和目标,减少与他人、集体的联系,从而导致自我超越感的缺失,而自我超越感的缺失容易导致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命意义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教人感悟生命的意义并使其过有目标有意义的生活,明确、清晰、健康的意义和目标会使人更加幸福和成功; 缺失意义和目标会使人感到空虚,没有方向感。因此生命意义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生命意义缺失的一大原因。

4、大学生生命意义追求的途径

弗兰克尔( 2003) 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相对的,每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作出回答,也只有通过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向生命作出反应。[4]结合弗兰克尔提出的生命意义追求的方式,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大学生生命意义追求的途径:

4.1 培养内在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内在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的核心信念和人生原则。内在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反思和思考,通过阅读、学习和与他人的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将成为大学生行为和决策的指导原则,帮助他们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方向。

4.2 追求个人成长

大学生应该积极追求个人成长,通过学习、实践和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个人成长是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使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还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追求个人成长需要大学生具备自律、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也需要他们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和尝试,超越自己的舒适区。

4.3关注社会责任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责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社会责任意味着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和为他人提供帮助。通过关注社会责任,大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改善社会环境,为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关注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还能够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

4.4寻找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情感支持、知识分享和成长机会。大学生应该主动与同学、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联系,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社交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找到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机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价值。

4.5 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在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辅导员既是青年学生生命教育的主导者,同时也是青年学生提升生命意义感的陪伴者。辅导员可以开展个体化辅导,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个人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寻找生命意义和价值;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辅导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社交活动等,以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可以鼓励自我反思和探索,辅导员可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探索,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等,帮助大学生培养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从中获得生命意义和满足感。

5、结论

时代焦虑下的“空心病”是大学生面临的一种现象,导致他们缺乏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大学生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每个人的追求途径可能不同。通过培养内在价值观、追求个人成长、关注社会责任和寻找人际关系,大学生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重视辅导员的培训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以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角色和职责。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统一中,大学生们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意义,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的光彩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Frankl,V.E.(1962).Man's Search for Meaning.Boston:BeaconPress.

[2] Steger,M.F.,Oishi,S.,& Kashdan,T.B.( 2009) .Meaning in life across the life span: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from adolescence to older adulthood. Journal of Positive Psy- chology,4( 1) ,43-52.

[3] 张姝玥,许燕.( 2011) .生命意义问卷在不同受灾情况高中生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2) ,178-180

[4] Emmons,R.A.( 2003) .Personal goals,life meaning,and virtue: Wellsprings of a positive life.In C.Keyes & J.Haidt( Eds.)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well - lived life( pp. 105-128)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作者简介:杨凤娟(1989.1),女,汉族,福建闽清县人,福建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一般项目: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模型构建及其干预研究(JAS201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