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研讨
摘要:本文从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如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实地考察与实验学习以及案例分析与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措施,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在当今这个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育这种能力,使其成为学生日常思维和行为的一部分,是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1、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1.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代表了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理解其内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学生对地理科学深入认知的基础。而人地协调观,更深入地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仅是对地理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主宰和被主宰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
1.2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在地理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要求不仅要注意到地理环境中的单一要素,而且要深入地分析多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人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这种思维方式的实例。通过综合思维的培育,学生可逐步建立出系统、动态和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地理科学上的探索,还能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应用,使学生逐渐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1.3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对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进行空间和区域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通过区域认知的培育,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独特性和相互联系。这种认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理空间观念,认识到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色和文化背景。此外,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研究,学生可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的认同感,并逐步建立对全球的认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1.4 地理实践能力
指学生在地理数据分析、地图应用、模型构建等技术操作中展现的技巧和操作熟练度。地图阅读、数据解读以及模型设计是地理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成为现代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地理技能应用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工具和技术,能够独立分析和解释地理信息,深入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措施——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
2.1 实地考察与实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首先,教师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实地考察路线和目标。例如,选择一个具有地理特征的地方,如山脉、河流、城市等,使学生可以在实地上直观地观察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制定清晰的考察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运用各种地理工具和技巧,如地图、指南针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此外,鼓励学生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其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从而深入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例如,在教学《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时,教师可以选择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山脉或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向、植被的位置以及范围并提出其形成的自然条件等。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他们如何利用地形环境生活和发展经济。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模拟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向等,进一步加深对地形知识的理解[1]。
2.2 案例分析与问题导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教师可选取具有启示意义的国内外案例。这些案例应涵盖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模式和社会背景,以展现复杂的人地关系。每个案例都应带有一定的问题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次,教师应在案例分析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自行寻找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记忆事实和数据。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习惯于主动地、批判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
例如,在学习《认识国家》一课时,教师应选择几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为案例,如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和日本。让学生对比这些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或“文化和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讨论和研究,自行寻找答案,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有效地结合核心素养和教学措施,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菊芝. 例谈初中地理思维型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2(3):36-38.
[2]潘艳. 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江大河之旅"一课为例[J]. 地理教学,2023(2):17-20.
[3]何瑞婷.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的教学探索[J]. 中学课程资源,2020(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