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园
  
四方媒体号
2023年20期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统计比较2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情绪;生活质量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肾脏已不具备生理功能,一般选择替代治疗的方法,如肾脏移植与血液透析[1-2]。当无法进行肾脏移植时,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是血液透析,因此可知,血液透析过程比较漫长,且投入成本高昂,无形增加患者与家庭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数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难以保证日常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为这部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3]。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检查诊断为慢性肾衰竭,选择规律性血液透析且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达到18周岁及以上;意识清楚,可以流畅沟通。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和意识模糊者;合并重要脏器疾病;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常规护理:(1)透析前护理:综合掌握患者的病情及相关化验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出现透析指征,以及采用的透析液和透析方法等。(2)透析中护理:排除透析管道的扭曲和阻塞问题;及时处置透析机发出的各种警报。在透析中实时监测血液非常关键,及时向医生反映异常现象,血压偏低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血压偏高时遵医嘱服用药物。透析中透析通路的护理:(1)穿刺针和深静脉置管无松动。(2)排除管路被压、堵塞和漏气。(3)穿刺位置排除出血、红肿的情况。(4)了解透析机不同的警报原因并予处置。(3)透析后护理:血液样本送检,向患者讲述透析后注意问题,如以弹力绷带压住穿刺位置而达到止血目的;皮肤和敷料均要干燥无水;禁止患者自行打开敷料等。

1.3.2心理护理干预:(1)透析前护理: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使患者更好融入透析环境,排除疏离感。关于第一次透析的患者,应为其详细介绍关于肾衰竭的知识,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和注意问题,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处置方法,让患者心中有数,在患者与医生、护理人员之间培养信任感,使患者自愿配合透析。(2)透析过程中,首先要娴熟进行穿刺操作,动作轻柔,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缩短穿刺的时间。(3)透析结束后:肯定和表扬配合治疗的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协助患者穿衣,清理透析环境。(4)非透析期间: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尽可能为患者化解生活中的麻烦;鼓励患者尽量多的参与户外活动;培养一些轻松的兴趣爱好,如看书、下棋等。强化患者与家属的沟通,使家属更好了解患者的生活需求,以增强情感交流;同时,与家属合作为患者讲解已取得一定疗效的案例,使患者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为其打造最适合的休息环境,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

1.4观察指标

(1)通过生活质量评分(QOL)实行评价,具体包括躯体健康(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及心理健康(MH),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2)心理弹性评估标准,通过心理弹性量表实行评价,主要包括坚韧、乐观和力量,分值越高代表心理弹性水平越高。(3)满意度评价,自行设计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整理数据和SPSS 2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方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百分比)”[n(%)]表示,c2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心理弹性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2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3。

3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经常采用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其取代肾脏发挥排泄的作用,辅助机体清理代谢废物,进而获得稳定的体内环境,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4-5]。但是,长时间对透析治疗的依赖以及透析过程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等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其治疗和预后的效果不理想。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近年来其受到了各方重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提高了临床的效果[6-8]。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与其他患者比较,其对心理护理的需求更强烈,而传统的护理方法并不重视这类患者的心理需要,本研究结合这一现象,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以摸索出一种提高患者治疗水平的全新护理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干预前,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晓雪.优质护理服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86-287.

[2]吴淑娴,章燕,李玉香.人文关怀联合循证护理对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望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26-29.

[3]田丽.心理护理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1,12(17):153.

[4]曹王芳.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04):65-67.

[5]凌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21):88-91.

[6]梁化贤,武玉品,张莹,侯宪华,丰晓波.基于认知行为的个案管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3):88-90.

[7]张君.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5):176-178.

[8]蔡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4):119-1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