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在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

邹鹏
  
学术与研究
2023年31期
广州市技师学院

摘要: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热门专业。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和传统新能源汽车大有不同。近年,技工院校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做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教师通过通过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培养新时代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学子,为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然而,现有的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在一体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探索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工学一体化

前言:

在汽车行业中,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多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路上行驶,人们开始了解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装调、测试和故障检测维修。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但部分技工院校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形势

技工院校应具备对行业发展和新兴技术应用的敏锐嗅觉。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发展,系统构成、功能、技术分级逐步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整体水平。技工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应运而生。本专业利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环境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共驾技术、通信与平台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学习,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具备胜任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检查、维护和系统维修,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智能座舱、线控底盘部件装调和系统维修;智慧交通车路协同部件装调和系统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分析等工作任务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故障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质量处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培训等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课程思政渗透度不够。在课堂上老师们的重点更多的聚焦在作业方法、技术应用、技能练习等方面,忽视了思想层面如爱国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安全教育等思政内容的灌输。其次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有待实践。近期人社部门颁布了指导技工院校的相关课程标准,但仍然是试行版,对于课标 的检验有待各技工院校在实施后才能有进一步的反馈。三是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当下的教学方法既难适应新的课程内容又很难契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规律。第四要解决师资问题。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学校专业教学内容不同步,学生所学的知识陈旧,无法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最后是针对毕业生在岗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调查情况分析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优势提升教学水平。

三、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水平的措施

(一)积极实践课程思政

融入课程思政,在工学一体化教学全过程中覆盖思政教育。在教学中通过产业发展脉络,树立学生爱国敬业的思想观念。在工学一体化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性格、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以及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理论和实训课程,工学一体化更应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逐步行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二)制定权威且符合实际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技工院校在基因里就具备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条件。因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希望在试用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提供依据。

(三)研究创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打破纯理论或纯实操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常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四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工作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以做为主,采取小组工作、学习一体化教学。这种方法常用于处理复杂问题和任务,学生对任务的处理可以是独立完成亦可是小组合作完成。需要处理的任务是和现实的企业问题有关。

(四)培养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

作为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首先是积极向行业一线“取经”,参加教研科研课题、行业企业调研、继续教育、进企业实践锻炼实战经验并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项目。其次是在学校应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工学一体化实习工作站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材开发、举办公开课、观摩公开课、集体备课、校内外培训、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会议。

(五)通过学生就业诊断工学一体化推进情况

检验技工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应掌握统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企业规模、工作岗位、学以致用程度等充分调查。收集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本专业学生的反馈。将得到的结果反作用到本专业的建设和工学一体化教学上。

结语:总之,技工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的技工院校应瞄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先进专业,深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做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打造出属于技工院校的工学一体化教学王牌专业。

参考文献:

[1]孙慧芝,张潇月.智能网联汽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3.

[2]王晓利,陈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技工教育的变迁理路及其历史回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