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师范认证背景下“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摘要:近年来本科生导师制一直是高等教育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师范认证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势分析,探寻本科师范生导师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师范认证背景下“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四位一体;本科师范生;导师制;师范认证
中图分类号:K90-0 文献标志码:A
1 师范认证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
1.1 对接“育人”与“教书”,形成教学相长的育人环境
本科师范生导师制的实质是真正实现“育人”与“教书”的有机无缝对接,多方面对每个所带学生进行个别的专业指导。如在学生选课的过程中,本科师范生导师可以运用其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与个性特点等优势,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帮助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充分发挥本科师范生导师的“参谋”作用[1]。
1.2 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科师范生导师制作为一种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的专业教育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实践与教学上,一方面本科师范生导师通过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和实践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另一方面本科师范生导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2 师范认证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本科师范生导师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在对在校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时候本科师范生导师缺乏对学生深入具体的指导,只会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开班会简单关心一下学生的思想、就业、生活、学习等。很多在校大学生不知道具体哪些问题请教于辅导员,哪些问题请教于导师,也正是因为本科师范生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并未有明文规定,故导致双方在工作内容上存在重叠,也经常出现不少工作盲区。
2.2 育人功能有待强化
在对在校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反映本科师范生导师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相对不足,表现为导师对学生生活、思想、就业等方面指导较少,其指导内容主要集中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本科师范生导师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等工作缺乏经验与实践。
3 师范认证背景下“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 加强本科师范生导师制“四位”责任主体管理
3.1.1 加强本科师范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不断提高指导水平和能力,需对本科师范生导师进行师范生教育政策、招生就业、立德树人建设、导师职责等进行系统培训和建立本科师范生-导师周汇报制度。导师及时关注地科师范生的思想、心理和身体状况,了解本科师范生的学业、课程及研究性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帮助地科师范生找出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等。
3.1.2 强化二级学院的宏观监督
二级学院成立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师范生导师制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会议,反馈本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建议与问题。抽查本科师范生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本科师范生-导师周汇报制度执行情况、本科师范生个人学习计划、专业技能竞赛、科研创新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重要培养过程与环节。
3.1.3 强化辅导员的监督与管理
辅导员可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并协助导师共同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在学生的学术比赛、专业学习、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辅导员可协同导师给予相应地引导和关注;辅导员可以选拔高年级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助班,共同协助导师们加强对刚入校本科师范生的指导,发挥其助导和助管作用。
3.1.4 加强本科师范生的自我管理
学生会可组织开展科研创新项目、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本科生导师参与指导,成为相关竞赛活动的评委,协助二级学院本科师范生管理部门及导师完成自我管理相关材料的整理和收集等一些具体事务。加强学生会干部、本科师范生与本科师范生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学生会在本科师范生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本科生导师制的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3.2 探索“一体化”师范认证标准管理体系
针对本科生“一体化”师范认证标准体系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创新项目、校企合作平台等,实行分流淘汰机制,对本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全方位保障。师范认证背景下“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需协同二级学院、本科师范生导师、辅导员、本科师范生等培养主体,探索“一体化”师范认证标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潇雅.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2]夏元平,聂运菊,程朋根. 导师制下地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1):34-38.
[3]王富俊,李俊玲.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融合实践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12):40-42.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32102)师范认证背景下“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21C0337)典型红树植物根系对湿地沉积物碳素动态的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宋焱(1980-),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生态与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