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九年一贯制教育系统性德育体系构建策略

崔仁波
  
学术与研究
2023年34期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 266001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育工作成为教师的必修课,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应该从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性德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九年一贯制;教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必须积极构建系统性德育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1.树立全员德育理念

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体系,又有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来研究和构建德育体系。我个人认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校的内部管理,而应该把眼光放到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上来。在教育与社会联系中,我们应该把学校看作是一个“小社会”,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大学校。学校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社会进步越快、越文明、越发达,就意味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环境和条件就会越好、越发达。这样,学生从进入学校起就会有一种期待和追求: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构建系统性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树立全员德育理念,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渗透德育内容,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引导和教育,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学校应该构建家校共育体系,明确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与责任,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家长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家长作为学生最亲密的人,也是学生最大的榜样和导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在家庭德育方面还需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家长还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2.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首先,学校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德育管理制度的构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比如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等都要积极参与到德育管理中来。其次,学校应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比如在教师聘任方面,学校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避免不合理聘用现象的发生。最后,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制度,从不同角度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在教师考核方面,学校应该采取学生民主评议、同行互评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以上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强,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构建系统德育体系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书画比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或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小记者团等。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撑。

4.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家长提出的教育意见进行采纳。此外,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德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和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获得进步。同时还应该从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德育体系,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和进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5.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积极参与到子女的教育工作中去,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家长应该在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例如: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家庭生活中不应该对孩子过于严厉或是溺爱,而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关爱等;最后,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只有家长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6.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是教师的必修课,德育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个人素质有直接关系。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首先,学校应该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可以聘请知名专家或学者给班主任培训,讲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班主任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活动,比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让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改革措施。最后,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德育教师的考核力度,定期开展考核工作,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7.结语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构建系统性德育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全面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以学生为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系统性德育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国峰.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活动的内涵及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1.833(04):21-24.

[2]刘士芳.德育一体抓落实 创新管理重实效——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管理的几点做法与目标[J].中国校外教育,2020.700(08):16+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