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实践总结

王蓉 刘可心
  
学术与研究
2023年36期
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由于军校的特殊性,无法在课堂上利用“雨课堂”进行混合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实际,提出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本文在三个学期的实践基础上,对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基本情况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雨课堂 局域网云平台大学计算机基础 混合教学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被充分证明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对于军校学员而言,一方面手机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另一方面,保密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基于“雨课堂”进行混合教学并不现实。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用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经过连续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基本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学员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学习相关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

前期,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前课后任务推送,目的是希望通过课前任务,学员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课后任务,及时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然而,由于课堂上无法使用手机,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上只能通过提问方式检验个别学员的听课效果,无法及时了解每个学员的掌握情况,到底学员的学习效果如何,只能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有所反映,课堂上无法形成良性闭环回路,教员不能及时把控课堂,课堂授课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针对存在的问题,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机房授课,机房中除配备了电子教室软件外,还搭建了基于局域网的edcoder云平台。利用机房有利条件,采用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实施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混合教学实施流程

课前,教员根据教学目标及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设置课前任务并在雨课堂进行推送,一般为较简单的与课堂相关的前导知识,引导学员主动学习,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学员按照时间节点,通过任务驱动,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完成任务,教员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课堂设计进行再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在edcoder云平台设计编辑相关课堂测试题或者驻点问题,为课中做好准备。课中,教员根据课堂设计进行授课,适时利用云平台推送相关测试题,学员紧跟课堂节奏,在特定较短时间内完成测试,平台具备数据统计能力,能够为教员实时提供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对于学员有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再讲解,对于完成较差的个别学员,给予特别关注。课后,根据课堂完成情况相关数据,设置课后任务,学员完成任务后,教员可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下一步教学设计并有目的性的开展课后辅导。总之,每一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都可以形成良性闭环回路。

二、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的混合教学方法总结

有了适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案例教学”+“问题驱动”+“讲、学、做”一体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员主动性,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问题驱动、“讲、学、做”一体方式开展,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教学案例及任务,引导学员积极思考,增加动手实践环节,激发学员主动参与课堂。计算机硬件系统章节,组织学员进行计算机主机拆装实验;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指导学员利用PT软件进行简单组网仿真实验;数据库基础部分,给定案例,学员在MYSQL软件中,利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建立表格、插入记录,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体验建立数据库的全过程。

(二)充分利用电子教室和云平台,动态掌握学员学习情况

通过电子教室软件,能够灵活控制学生机,可以实时看到学生机屏幕情况,指定特定学生机进行投屏,让学生操作教师机或者教员操作学生机等,理论讲解时锁定学生机,练习时密切关注学生机。利用云平台,每讲解十五到二十分钟,通过云平台推送相关测试题,要求学员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答题并查看统计结果,实时关注学员完成情况并调整课堂节奏。云平台中的测试题目,可重复使用并多人共享,教学团队可分工协作,积累题目,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员提供不同难度的相关测试。

(三)多维度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

“育人”先“育德”,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求每个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潜移默化地对学员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军校学员来说,课程思政更加重要。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积累挖掘思政案例,自然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对于混合教学来说,课前、课中、课后都可融入,对学员进行全方位思政教育。除此之外,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员的一言一行,为学员树立良好形象。

三、对基于“雨课堂+局域网云平台”混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混合教学相比传统教学,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时掌握教学相关情况,让数据为教学服务,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一)以学员为主体,优化教学设计

不管教学模式方法如何变化,课堂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知识的重新整合,以另一种引人入胜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而呈现的基础是以学员为主体,将课堂归还给学员。混合教学课堂设计中,要以学员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案例,设置适合的问题及任务,注意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衔接,充分调动学员主动投入课堂,增加实践环节,将学员的获得感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二)突出重难点,注重板书设计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补充讲解、演示示范、提纲挈领、总结归纳等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和多媒体教学起到相互补充互相支撑的作用。在混合教学中,也要注意板书的设计,在对教学内容梳理,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机房两块黑板的有利条件,进行板书的优化设计,力求体现教学内容框架思路及重难点。

(三)提高自身修养,融入课堂思政

对于混合教学来说,课程思政可贯穿于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思政案例的体现,也有教员自身的能力素质体现。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将课程思政做得自然顺畅、润物无声。要加强政治理论、科学文化、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能更好地“育人”,尽自己所能对学员产生好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

混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修改优化的过程,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