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元共育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下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探索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专业型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中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当前社会的高薪热门行业,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侧重对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三元共育对学员施行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公共实训基地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探索出一条明确的道路,及时发现目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开展针对性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定向培养,让学生在毕业时成长成为更加迎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模式探索
引言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传统的中职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量身定做教学计划。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处理学科,该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十分繁多,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国家十分重视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三元共育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推行应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必须要善用公共实训基地等资源,让三元共育的教学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的主体,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完善扩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探索,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而打下良好的工作发展基础。社会所提出的新需求对教学来说是新挑战,同样也是新机遇。本文将针对中职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进行简单探索。
一、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各类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使得人才市场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而随着电商行业的分工愈发细化后,各类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的工作却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具体表现为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应的工作,而企业也招不到自己满意的人才。供需脱节,究其根本是因为教学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还存在某些漏洞,未能将电商专业的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作用发挥出来。学校、教师、学生的理念与认知观点陈旧落后,未能将教育工作真正地落实下去[1]。
在学校方面,许多中职学校都未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重要性,认为目前学生对手机或电脑的熟练使用程度完全可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提供良好的硬件或软件配置支持。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也是以理论为主,内容实用性不强,根本无法适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应用,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于提升。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他们的专业能力水平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足以创新教学,那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的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无法通过教师教学实现提升。在学生方面,因为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健全,并且因为某些能力不足导致不能获得高中教育,这种情况下转而选择的中职学校。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正向态度看待学习,“摆烂”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是常态。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过后便存在自卑心理,所以对待学习很容易选择自暴自弃。教学主体都处于如此消极的状态,教学效果自然十分不好。
二、如何建立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
中职学校教育模式与普通高中教育模式不同,它更侧重于学生的就业教育。教学要充分将自身教育资源与市场企业需求结合起来,打造高质量公共实训基地,为学生在校内校外创造出良好毕业环境。三元共育强调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教师要运用策略将实训基地的贯穿于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过程[2]。从引导学生认识电商到走进电商平台进行实训实践,整个环节都与实训基地环环相扣。在学生刚刚走进校园的初期阶段,教师在启动知识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内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对专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用实际的就业案例深化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认知,这样通过实地参观便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指出明路,学生自然能够据此找准方向、树立目标,让学生对未来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规划。第二阶段则是专业知识学习,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利用好与企业联结机会,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训的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如校企合作开展技能比拼大赛和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深度,让学生快速适应职场,顺利完成学习阶段到就业阶段的有效过渡。
三、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毕业设计探索
尽管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设有实训基地,但是结合当前中职教育情况来看,实训基地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教学意义。大多时候学生到实训岗位只是走个形式,无法让他们对专业相关岗位的操作及机制运行形成正确认知。部分学生都是抱着“学一天算一天”“未来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计划”等消极心态应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三元共育公共实训基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值得教师深入探索。教师要找到内在与外在影响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校企合作的思想进行有效融入[3]。在专业教学的最后一学期,教师要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将在校内学习到的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让从中发现专业教学与工作实践的不同之处,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找到属于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中职教学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实践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情况,依据现状分析进行针对性职业教学设计,真正发挥三元共育的积极教学作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锻炼中不断得到提升,有效促进学生成长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帆.简析中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现状分析和改变[J].成功:教育,2018,000(009):P.1-1.
[2]李莉.中职教育必须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7(32):1.
[3]龚代栋.加强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有效措施[J].数码设计(上),2020,009(012):228.
[课题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三元共育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文号:教函[2020]597号-SCJG20A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