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游彦莉
  
学术与研究
2023年44期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61004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58例白内障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29例,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与对照组(29例,常规出院护理),比较负性情绪(SAS、SDS)、生活质量。结果: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患者实行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改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关键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健康管理模式;延续性护理;白内障

白内障属眼科疾病,多因晶状体代谢异常所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造成眼内浑浊所致,患病后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屈光更改、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症状,随病情发展,加重晶状体浑浊,重者甚至失明,给其正常生活带来较大不便[1]。临床针对此病多以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但由于部分患者对该疾病不够了解,受病情影响出院后负性情绪显著,影响预后。故需做好延续护理工作。基于此,研究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白内障术后患者58例为对象,分析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2.4-2023.4,我院白内障术后患者共58例,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各n=29例。对照组男女比=15:14例,年龄60-75(65.13±2.08)岁,眼别:左、右、双眼为10、13、6例。观察组男女比=16:13例,年龄61-74(65.17±2.12)岁,眼别:左、右、双眼为11、14、4例。上述资料行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参与者知情。伦理委员会过审。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前行常规出院指导,现场演示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助视器,嘱咐患者多休息,不可在暗光下玩手机、看书、看电视,减少强光刺激,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复查,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①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说明遵医嘱用药重要性,按时按量滴眼液,短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可长时间在昏暗、强光下逗留,尽量少用手揉眼睛。②宣教:出院时添加患者微信,邀请其入群,定期在群内发送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用药方法、眼保健操、注意事项等。③心理干预:每周安排一次群内病友交流会,15min/次,鼓励患者之间互相分享康复经验、情绪管理心得等,针对个别情绪低沉者,单独微信通话,并对其跟踪随访,明确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提供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面对治疗,多听音乐放松身心。④随访:定期对患者行电话、微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情况,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告知患者如有问题立即电话、微信咨询。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负性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计量(符合正态分布)、计数数据分别指代为(x±s)、%,检验t、χ2;(P<0.05)有差异。

2.结果

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SAS、SDS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3.讨论

白内障常见于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引起该疾病因素较多,如年龄、局部营养异常代谢、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更改皮质纤维细胞,引起晶体蛋白质异常,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影响其正常生活[2]。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治疗此病,虽能改善患者视力,但由于部分患者年龄较低,身体各项机能日渐退化,术后因担心预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延缓术后康复进程[3]。故为调整其心态,需强化院外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且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提示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知:通过出院指导、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可加深患者对此病的相关了解,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保证患者眼部卫生[4]。通过心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情感关怀,确保患者以平和心态看待疾病治疗,强化其术后恢复信心,防止焦虑、抑郁情绪加深[5]。通过随访干预,可如实了解患者居家恢复进度,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用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有所改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可普及。

参考文献:

[1] 刘亚妮,冯雪亮,史晶静,等.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者远程护理干预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40-342.

[2] 梁刘涛,刘慧芳.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625-1627.

[3] 刘炎,张娜娜,陈翠霞,等.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管理策略缓解白内障患者术后焦虑、恐惧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3,32(3):537-540.

[4] 丁钰,张崇. PDCA循环管理联合延续护理在老年白内障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3,37(14):2643-2646.

[5] 赵云霞,商燕,段小芳. 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6):90-9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