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润爱”文化下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实践研究

孙紫凌
  
学术与研究
2023年53期
常州市新北区新港幼儿园 213033

摘要:“润爱”文化下,家长与幼儿园应承担起幼儿教育责任,联手进行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以增强教育培养效果,形成共育合力。为此,文章从“润爱”文化的角度,对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学习习惯;幼儿园教育;“润爱”文化;养成教育培养;家庭教育

一、“润爱”文化下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思路

(一)家庭培养思路

“润爱”文化指导下,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是关键。家长作为家庭教育重要人物,需要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以提升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效果。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认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关键人物,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发挥出家长在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职责,需要幼儿园方面做好引导,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从而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案有效落实,保障为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成为良好榜样。榜样形象可以提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比如在日常交流一些问题时,家长要承担好“教师”角色,通过自身的行为意识来引导与影响幼儿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成“润爱”文化的育人目标[1]。

(二)幼儿园培养思路

“润爱”文化指导下,幼儿园要想发挥出育人作用,就应该基于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要求,制定详细的教育培育方案,引导与监督幼儿的学习行为,使其能够在监督与引导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幼儿园可以从课程设置出发,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引入到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让幼儿在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除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外,还可以在户外活动、日常交流中引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达成“润爱”文化的育人目标[3]。

二、“润爱”文化下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法

(一)完善教育方案

“润爱”文化指导下,幼儿园应完善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案,以实现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目标。第一,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师应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结合“润爱”文化,积极营造适合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提升幼儿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使其能够在良好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基于“润爱”文化开展一些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讨交流,分享良好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也能通过环境氛围感染幼儿,使其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成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目标。第二,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过程,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生动、趣味的角度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在教育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趣味与生动来提升幼儿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观念,助力幼儿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共同探讨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监督来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实现育人目标。第三,做好指导与评价。幼儿园教师基于“润爱”文化进行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案时,应注重自身指导作用,比如做好幼儿日常观看,了解幼儿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结合观察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制订符合幼儿个体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方案,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效果,也能改善传统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中效果不均的问题,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在评价方面,教师应从结合“润爱”文化,设计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评价方案,比如先明确评价目标,结合目标设计指标内容,之后再将评价融入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过程,通过评价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找出短板与不足,有助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升教育培养效果,助力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加强家园共育

“润爱”文化指导下,除了幼儿园教育之外,也应注重家园共育的优势,引导家长承担起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从而达成育人目标。首先,幼儿教师应从家园共育的角度,引入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掌握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与教育幼儿,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幼儿园教师应定期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学习表现,并与家长协商,制定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共育方案,以此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助力幼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再次,幼儿园教师应定期反馈幼儿的一些学习表现,告知家长幼儿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之后引导家长针对性教育,使其能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引导幼儿改善不良学习习惯,达成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最后,幼儿园教师可以基于家园共育以及“润爱”文化,搜集一些教育资料,让家长在闲暇时间学习,掌握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法,提升榜样形象塑造能力,以承担起家庭教育职责,实现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3]。

结语:

总之,“润爱”文化指导下,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利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来形成共育效果,助力幼儿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基于“润爱”文化开展一些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讨交流,分享良好学习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趣味与生动来提升幼儿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观念,助力幼儿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设计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评价方案,通过评价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找出短板与不足,有助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定期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并与家长协商,制订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共育方案;定期反馈幼儿的一些学习表现,告知家长幼儿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家长针对性教育。这些建议可以提升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效果,助力幼儿更好成长。

参考文献

[1]颜智英.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实应对[J].新教育,2020,(32):75-76.

[2]金芳.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2,(06):158-159.

[3]王蔚婷.小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点滴[J].新课程学习(下),2012,(03):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