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文化特别是凝聚着中国革命斗争精神和新中国建设经验的红色文化也随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新时代,推动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于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江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本文探析了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从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探究江西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
引言
江西这块红土地,不仅孕育了千百万人口,而且孕育了独特的江西历史红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中,从江西出发,带领中国人民在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道路上取得了伟大胜利,铺平了道路。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认识红色文化,才能感悟“江西精神”和“江西力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江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红色文化领军人才匮乏、文化传播水平进一步提高等诸多挑战。目前,红色史料、红色古建筑等红色文化元素应被挖掘出来,应用于生产、生活和交流中,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传播红色文化,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探索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
红色旅游是江西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为了发展红色旅游,江西不仅要恢复和改善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而且要根据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旅游发展的观念。旅游开发理念的转变,自然是要拓展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延长旅游时段,增加旅游客流量。然而,无论旅游发展观念如何变化,江西文化旅游是其根本。只要游客来到江西,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交流深厚的红色文化。由于旅游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交流方式,江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更多的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来到江西,感受江西红色文化。不可否认,红色旅游在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央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批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社会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当然,如何使红色旅游成为我省的知名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研究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足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面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效益意识不足,没有形成红色文化产业的战略,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仍然不够。目前,开发主体单一,缺乏共同开发的意识,造成资源浪费、景区分散、资金不足等各种问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官方的还是地方的保护,都反映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缺乏适当的协调。资金短缺进一步制约了投资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红色文化内涵与价值挖掘不够深入
江西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当前江西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江西红色文化是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在红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历史文化价值或既得利益的开发与利用。没有进一步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提供精神动力,看到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空间。
(三)缺乏足够的传播渠道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常常陷入“渠道失灵”的困境。一方面是由于对新传播路径的认识和应用不足。另一方面,人们对“传播路径”的基本概念认识滞后,没有发现“传播路径”的内涵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红色文化主要通过旅游、影视、书刊三种途径传播。局限于上述三种表现方式,缺乏震撼和吸引力,自然难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和关注。
三、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一)江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整合
1.红色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重视红色文化与地方美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例如,井冈山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还有美丽的风景。井冈山许多革命遗址分布在绿色的自然景观中。茂坪风景区被群山环绕。革命遗址保存完好的有毛泽东同志故居八角楼、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故居、陈毅同志故居等。茨坪风景区清新典雅,这里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故居等。井冈山绿色自然景观为井冈山红色故居与红色遗址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产生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打造红色文化传承与绿色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的过程中,只要注重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两种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优化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环境。
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产业环境的支撑,应形成有利于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环境。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国家赋予地方政府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政治任务,也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责任。此外,要拓宽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的融资渠道。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2.完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链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每一座红色城市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特色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应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经济价值,是红色文化产业品牌的支柱。企业必须以红色旅游为导向,积极拓展产业链,实现文化效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
以红色文化、地域道路和季节性景观为线索,将零星的景点串联起来。在创新包装的同时,迎合游客对景区完整性和丰富性的期待,是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拓展的典范。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形成有效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品牌和红色文化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
(二)江西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
1.准确解读江西红色文化
江西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传播红色文化,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创新红色文化创作,把时代和社会生活的特点融入红色文化,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文化。首先,要加强对江西红色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挖掘和提炼精神价值。特别是要注意挖掘非物质形式 红色文化资源,如井冈山精神、红歌、红色文学等,同时要保护和发展红色资源的物质形式。在保护和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内涵,实现红色物质资源与红色精神资源的有效结合,提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我省拥有丰富的地方民间文化资源,如地方戏曲、民歌、民间工艺等,是提升红色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载体。其次,面对年轻消费者,红色旅游产品应该注重增强现场体验感和时代感,激发年轻游客的兴趣,用他们喜欢的语言讲述革命故事,让他们真正了解一段红色历史。
2.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应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内生动力和文化品牌。通过品牌促进文化交流,让江西红色文化走向世界。要在充分了解沿线各国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抓住“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的机遇,充分发挥江西红色文化的优势,培育海内外人民接受和喜爱的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江西红色文化。同时,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包装,整合传播理念,用“一带一路”使江西红色文化产品更有活力地走向国外市场,同时推动更多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因此,要充分发挥江西红色文化的优势,打造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红色文化,让江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再次焕发光彩,让美丽夺目的江西惊艳世界,让江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三)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创新
1.与时俱进赋予红色文化新的内涵
在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电视、广播和电影产品,创作、编辑和出版更多的小说、报刊、书籍和电子出版物。各方面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江西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体系,为红色文化育人营造良好氛围。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机制,潜移默化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网站,开发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资源软件,打造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渠道
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播除了依靠传统媒体传播外,还应利用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等互动新媒体进行传播。充分发挥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强传播主体与受众的互动,提高江西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传播的载体和内容,将江西红色文化的内涵融入新媒体。红色场馆应积极结合时事热点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建设更多的“5G+AR”红色文化场馆。红色博物馆和纪念馆可以利用虚拟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创新宣传形式。数字展览将在网上举行,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子设备和虚拟现实眼镜观看和学习。因此,传统媒体和互联网逐渐整合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的共同载体,以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自觉接受和认同红色文化。其次,利用国际会展传播。单纯依靠媒体传播,渠道还比较简单,多种传播渠道可以扩展到更多的方面。例如,可以举办国际展览会。通过展览交流,不仅展出了具体的展品,而且促进了文化交流。在展示活动中形成的观念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是人们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核心部分。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丰富沟通渠道。通过学术交流,提高江西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多种交流手段加强江西红色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增强双方的文化认同感。借助文化交流,树立良好形象,更好地传播江西红色文化。
3.利用高新技术传播红色经典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行红色传播。虚拟现实技术集数字图像信息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模型识别、网络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高分析显示技术、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形成一个真实的三维信息集成技术系统虚拟环境。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革命纪念馆、革命斗争遗址和历史人物故居等红色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具有高度历史修复性和强烈体验感的三维虚拟环境。集成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远程和即时访问红色文化遗址,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并通过虚拟现实运动感应控制器与人物互动。通过文字、图像、语言、数码全息沙盘、 VR3D 视频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整合,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已经从单一的线下展览扩展到多种线上体验,增强了观众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结语
江西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江西红色文化面临着吸引力不足、传播渠道狭窄、相关人才匮乏等一系列困境。因此,为了促进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响应“继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必须在遵循时代规律的前提下,从形式、内容、传播方式、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基于以上对江西红色文化的研究,笔者探讨了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一方面,要综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造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红色文化产业的新品牌,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整合,促进红色文化的现代化、生活化、互动化,使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呈现出多元化、互动化、高效化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江梅玲.江西赣州市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品位经典,2019(11):22-25.
[2]孔令霞,谭立章,卢轩菲.融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困境和路径 [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8(05):559-564.
[3]李琳娟.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 2019,(02):74-76.
[4]李一博.数字化时代“红色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与传承路径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22,38(06):61-65.
[5]倪筱燕.“一带一路”背景下赣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23):197-198.
[6]倪子涵.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22,5(20):77-7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对策研究(YG202119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赛赛(198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