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充分理解、领会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分别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鉴赏、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等多个角度,进行多元化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究与实施,这样不仅极大提升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更深化了学生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魅力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核心素养是立足于新时期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科,其实际内涵有所区别。初中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指的是通过恰当的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意义与作用的发展、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能力。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美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策略
(一)图像识读素养的培养
在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中,图像识读素养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核心素养,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借助于学生对美术图像、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影像等教学材料的欣赏、认知、分析与理解,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具备了一定识读技能、审美体验以后,就会进一步形成自身对美术图像的欣赏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对学生图像识读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立足教材,通过对教材中所收录美术作品的充分挖掘、利用以及适当拓展,来构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图像资源库,并以鉴赏教学的有效实施,来深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体验,以此促进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发展。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2课《色彩的感染力》的教学中,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幅具有色彩冲击力的美术作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图像识读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就可以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所收录美术作品展开鉴赏,来使学生感受到色彩这一艺术语言所具备的感染力。《乌鸦群飞的麦田》是梵高的绘画作品,它主要运用了黑色、蓝色、金黄、绿色以及红棕色等几大色块,其中通过黑色渲染了远方的天空和群飞的乌鸦,从根本上确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渲染了压抑的氛围。另外金黄色作为作品中运用板块最大的色彩,与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明是非常明亮的色彩,却在鲜明的对比中,增加了作品中的阴郁感,以此表达了悲伤与极度寂寞的情绪与心理。这样教师就通过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深入开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绘画艺术中色彩所具备的情感感染功能,并通过色彩的认知来提升自身的图像识读素养。
(二)美术表现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不仅向学生传递着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同时也向学生展现着创作者具有个性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这就是美术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同时也是进行美术创作的主体。教师就应注重其美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对相应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中,以美术的形式来进行自身思想、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样教师就可以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技巧的传授以及绘画创作活动的开展,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发展。
(三)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
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审美鉴赏素养作为重要的体现形式,集中展现了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美学价值的传达、体验与理解。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借助相应的美术教学资源,通过相应教学策略的实施,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美术作品中思想情感、美学价值的欣赏、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美学体验、形成更为全面的美学思维,这样就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以此强化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自主欣赏、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语文诗词教学与美术教学进行整合,以此来进行优美诗情画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学生就会在诗词的理解、国画的欣赏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优美意境,以此实现学生艺术审美鉴赏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与朱元思书》这一课的教学中,教材中进行了《富春山居图》(局部)作品的配备,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更加形象地将两者进行结合,使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有效促进了学生审美鉴赏素养的发展。
(四)创意实践素养的培养
美术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教学课程,只有参与创作实践才能通过作品的形式进行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由此可见,创意实践素养作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理论学习向实践创作转变过程中必备的一项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行自身思想情感的形象化构建,并通过各种材料、工具、绘画技巧等因素的创新性运用,来进行自身具有个性化观点的表达,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美术创意实践素养的培养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应加深对美术核心素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教学策略,这样就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勇.初中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