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徐文博
  
学术与研究
2023年55期
梅河新区博雅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实际运用。文章从课程设计、资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提升初中化学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资源;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实施研究;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而课程设计与实施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理解。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引起了广泛关注。生活化教学资源,作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场景中,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一、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

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构建在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明确与分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在这一框架下,将生活化教学资源融入课程设计,力求通过生动的案例、实验和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的核心概念。

(二)生活化元素在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更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连接。通过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经验的例子,如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常见物质的性质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化学的魅力,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分层

在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将生活化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入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阶段性的学科发展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需求,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差异化。

通过对初中化学课程设计的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运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理论框架的建构和教学目标的明确,使课程设计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初中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生活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

(一)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挖掘

在资源的选择阶段,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发现贴近学生经验的实例。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化妆品、清洁用品等,选取了一系列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案例。这些案例既包含常见的化学现象,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背后的化学原理,为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持。

(二)多媒体、实验与案例资源的整合

为了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和案例等教学手段。通过整合图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努力使抽象的化学概念更形象、更直观。并且,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化学反应,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案例资源的引入则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与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生活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中,对传统教材进行了精心筛选,确保所选内容符合学科知识结构的要求。并且,借助互联网的便利,积极搜集和利用网络资源,包括学术论文、专业网站和在线课程等。这不仅拓宽了教学资源的渠道,还使得学生能够获取更广泛、更前沿的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交互式教学的实践

交互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向传递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资源嵌入交互式教学场景,通过问题解答、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广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组内合作与讨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生活化教学方法中,设计了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共享实验成果。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与项目式教学

实践活动和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开展来学习,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探究中建构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引导,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和项目,如制作家庭清洁剂、研究食物中的化学成分等。通过这些实践,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深刻体验化学知识,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概念。

四、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实证研究采用了前后对照实验设计,选择了两个初中化学教学班级,其中一个班级实施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课程设计,而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设计的知识测验和实际操作考核,收集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实践表现数据。并且,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感受与看法。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通过知识测验,发现生活化教学资源课程设计班级的学生平均分较传统教学班级有显著提升。具体而言,生活化教学资源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为85分,而传统教学班级为76分。在实际操作考核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班级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实验操作熟练度和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成绩平均高于传统教学班级10%。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生活化教学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超过80%的学生表示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化学知识,70%以上的学生认为生活化教学方法更激发兴趣,使化学变得更有趣味。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在学科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活化教学资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促进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方法的积极评价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方面的有效性。

但是,注意到一些个别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表现较差,可能需要更个体化的指导与辅导。另外,对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中的培训和支持也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进一步完善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提高其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普适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基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据显示,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学科成绩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效果。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较高,显示了其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方面的有效性。这为未来初中化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蔡茜.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1501

[2]蔡茜.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1501

[3]张小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23,(20):61-6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0.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