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中的教学活动设计

郭小芬
  
学术与研究
2023年57期
沁阳市第一中学 河南焦作 4545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依托,提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设计出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和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活动,并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教学活动设计

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自然科学,其教学内容丰富,既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包含了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应当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2 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以及科学精神和责任感。

(4)差异化与个性化: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活动。

3 教学活动设计实施策略

(1)探究活动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探究活动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学习遗传学的单元时,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真实的遗传病例,让学生们通过分析、推论和数据整理,探索遗传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并引导他们如何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也提升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和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探究平台,使得科学探究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的技能。在细胞学单元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观察和绘图,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细胞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生态学单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态考察,对特定生态系统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实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与交流活动

讨论与交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情景,如模拟科学会议、进行学术辩论等,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遗传工程或生物伦理的话题上,学生可以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通过交流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4)情感体验活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学科,情感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单元时,学生可以参与校园绿化、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或者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此外,通过观看纪录片、访问科学博物馆或参与生物学相关的讲座和展览,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发现,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4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单元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材料,如泡沫球、彩色纸张、透明胶带、细胞模型图片、显微镜等,确保所需的教学资源齐全。

引导阶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功能,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抽象的细胞结构更加直观。

实践活动:接下来,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细胞模型,每个小组选择制作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材料来表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器,并鼓励学生创新,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表现细胞结构的特点。

科学探究:学生在制作细胞模型的同时,进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显微镜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比较模型与真实细胞的异同,并讨论细胞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反馈总结:最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细胞模型,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实验观察心得。教师对学生的工作给予积极的反馈,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理解。

(2)《遗传与进化》单元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在《遗传与进化》单元中,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伦理思辨能力: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引入真实的遗传病例或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探究学习:学生分组研究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如色盲、血友病等。教师提供遗传规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家族遗传树、基因图谱等工具,分析病例的遗传模式。

讨论活动:围绕遗传病例,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会,让学生讨论如何应对遗传病的挑战,比如遗传咨询、基因检测等,并探讨其利弊。

伦理思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干预遗传(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伦理问题,包括人工选择、基因优化等相关议题,鼓励学生从科学、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审视问题。

- 总结反思:最后,教师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指出科学研究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和界限。通过案例的具体分析,加深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科学素养和责任感。

5 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活动的评价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结论

基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小爱.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23. DOI:10.27719/d.cnki.ghnsf.2023.000441

[2]李小岑,徐扬,罗红梅.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以高中生物学“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J]. 中学生物学, 2021, 37 (07): 13-15.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下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JCJYC2308080502)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