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在小学高段的教学策略探索
摘 要:“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进一步关注,本文将重点聚焦如何清晰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径展开论述。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策略;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后,课程内容以六个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共同指向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其中,“整本书阅读”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内容之一,作为一线教师,尝试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及实施路径。
一、浅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与教学价值
(一)诊断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学完整性不足
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教师对所制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缺乏重视程度。以五上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为例,设计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从课程的完整性来说,单纯从课本内容出发的指导课是不够的,整本书阅读的最终指向是学科素养的发展。学科活动中,教师必须且重视阅读推进课、阅读分享课的安排,确保目标的达成。可实际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忽略其重要性,导致学生对自主阅读的不重视和阅读效果的不理想。
2.过程指导性不佳
整本书阅读的难易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是存在偏差的。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有时不能及时进行方法指导和优化:任凭学生自主阅读或仅凭口头评价或只聚焦个别学生,则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有力保障,这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无法起到正向作用。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
基于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定义,笔者认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成长的有效助推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存在挑战性的,但也正因为他们的年段特点,更让“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进一步体现。
阅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两眼一抹黑”的尴尬局面,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把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拥有阅读自信、提升学科素养的有效路径。
二、落实教学路径的实施
(一)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导向
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推进应该将学生的兴趣导向放在首位。统编五年级语文上下两册的“快乐读书吧”选取中外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名著,五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渐确立对阅读的态度。是为了家长和老师的应付式被动阅读,还是内驱力促使的积极性自主阅读呢?
阅读态度对阅读能力的形成尤为关键。教材所编排的内容,能够让教师在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上有可行之处。如五上的中外民间故事,既有故事情节模式化的特点又有固定的人物、动物形象;五下的中国古典名著,既有相同的长篇小说形式又令读者印象深刻的鲜明的人物特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像是:比比阅读发现、人物档案PK、我猜故事发展等丰富有趣的活动,作为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切入点。
(二)聚焦阅读策略的过程指导
1.阅读计划要保障
阅读计划的制定主体是学生,教师可提供阅读计划单、同龄学生阅读计划样张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基础制定阅读计划,教师要对学生整体有把握,要对学生的阅读计划根据个体差异性及时作出调整。
这其中需要强调的是,笔者认为,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计划意识,应前置于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在可行条件下,应保证所有学生的阅读书籍为同一版本,便于后期阅读计划的落实。教师需有精读的准备;准确掌握阅读推进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阅读策略等。计划的制定基于学情,与学生能力逐一适配,助力学生的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阅读习惯的良好养成。
2.阅读策略最优化
阅读策略的学习经历是学生的探索,策略在实际阅读中的运用是基于阅读方法的把握。以五上“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为例,教材选取的不同文本教学不同提速的方法。学习后,就要迁移到自己平日的阅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策略则是学生在阅读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研究者表示,阅读策略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对阅读认知过程的分析,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教师在学生整本书阅读中,应根据文本不同特点、形式,给予学生跟踪指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正确恰当的阅读方法,形成自主阅读的阅读策略。
(三)关注文本联结的精神共情
1.阅读体会与生活经验的“联”
新课标中对于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中有“讲述、分享、交流”等行为动词,教师应积极构建学生阅读体会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化被动向主动,学生才能从阅读中获得与文本情感的相连,积累阅读心得,体会阅读乐趣。
阅读分享课的安排是给学生心得交流、困惑解答的,是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分享、探究,体会与生活相关联,以形象思维与文本共振,才有了通往丰富精神世界之门。
2.阅读经验与核心素养的“结”
梁晓声先生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阅读是终身的事业,当每次阅读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能跳出单一的思维框架,比较不同文本的异同,就会实现阅读思维的高阶发展,拥有对文本的思辨能力。
从文字中拥有文化自信、从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从策略中锤炼思维能力、在阅读经验的不断形成总结中拥有审美创造,拥有自己“内在的力量”,便是将核心素养的真正体现。
三、结语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落实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经历。激发学生兴趣;聚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策略指导;关注学生在阅读精神世界中的丰富。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而言,我们也急需进一步构建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助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于玉霞.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06
[3]潘琴.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A].文学爱好者,2023(18)
[4]蒋薇.小学低年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建构要义[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