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有关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洪志琴
  
学术与研究
2023年61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215168

摘 要:通过对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内容主要是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意义、策略和实践案例及其成效等。阅读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的评价体系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存在问题

近些年,教育界提倡打破传统的以“阅读能力”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倡建构以培养“阅读素养”为目标的有“养”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各小学积极响应,使用分级阅读教学、持续默读、自然拼读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尝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和小学生阅读素养有关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师不了解英语阅读素养的具体内涵,在教学中无法将阅读教学目标具体化等。基于文献研究,文中分析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成果的总体情况、研究内容、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成果的总体情况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将关键词限制为包含“小学英语”,并且主题包含“阅读素养”,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时间范围限定为2005年至2023年,一共检索到258篇文献。经过筛选后,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跟儿童阅读相关的文献共有39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期刊2011年收录的文章“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从检索中发现,2011年关于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研究初步展开,2012~2015年间虽然关于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但是学术界对小学生阅读素养关注的重点还是阅读能力,对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16年起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有了显著提升,2016年至2023年间发文量更是多倍增长。2019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有关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研究。可以预见,今后将会产生更加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研究

由于阅读活动的复杂性,学界对“阅读”的界定很多。早期阅读研究关注阅读过程和阅读能力,“阅读主要涉及解码和理解文本所涉及的个体心理过程”(王蔷.敖娜仁图雅,2016),“阅读能力”界定为解码和理解。近些年的阅读研究更加关注阅读的复杂性,强调阅读的社会属性,即阅读能力以外的、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者提出“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的概念,认为阅读活动不仅需要读者具有解码和理解能力,还需具备实现阅读活动的社会价值、支撑阅读能力持续发展的素养,如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阅读态度等。阅读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来自对英语单词literacy 的翻译,指受教育的个体和社会群体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中遵循的信念、态度和社会操守(王蔷.敖娜仁图雅,201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和2022年版)》使用了“素养”一词。素养在不同程度上涵盖知识、能力、技能、方法、习惯、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要素,不仅包含了能力,还涉及品格的概念。王蔷和敖娜仁图雅(2015)提出阅读素养等于阅读能力加阅读品格的理解,界定了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九个构成要素:外语文本概念、外语音素意识、外语拼读能力、外语阅读流畅度、外语阅读技巧与策略、外语语言知识、外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外语阅读习惯和外语阅读体验。

(二)关于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

1. 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主体研究

查阅现有的文献得知,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基于教材语篇,抓住语篇关键,训练综合语言用能力以及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阅读评价,促进阅读思维品质的发展等来实现。(戴盈盈,2013)提出要立足课堂,抓好阅读素养培养的阵地;精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习惯来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羌凌霞,2013)说明了培养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意义。(黄亚琼,2015)总结了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养成的方式。(魏雪梅,2016)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黄丽玲,2017),探讨了阅读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小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意义。(黎倩莹,2018)讨论了如何基于绘本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赵丹,2019)研究的是区域教研中推进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话题。(刘莎,2020)作了和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评价有关的策略研究。

2. 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客体研究

关于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客体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小学英语阅读物的研究。(杨伟伟,2015)提倡选择英语故事绘本来引导孩子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王蔷.敖娜仁图雅,2016)提到,英语绘本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方面的优势在于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建构文本概念,为阅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能更好地形成语感,从感知发音、习得词汇,逐渐实现运用语言表达,联系实际生活表达观点的悦迁。另一方面,绘本教学促进学生感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丰富,内在阅读动机不断被激发。这也体现发该级别阅读者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绘本教学能更好地融合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王建平,2017)提出了基于英语分级阅读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王瑾瑾,2017)探究的是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和评价问题。

三、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期和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有关的研究大部分聚集在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特点、培养意义和策略,探索适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等内容。虽然目前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近几年也取得很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研究仍需完善

英语教育工作者对阅读核对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等展开热烈讨论,要求各学段各有侧重和担当。在研究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之后,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素养的实践方向,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这包括选择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调查和测评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关于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教学和课程设计方案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维度的实践方向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如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解码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阅读品格方面,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研究等。

(二)阅读资源的选择与开发研究有待加强

从教学现状来看,教材中的阅读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因此,合理选择和开发阅读资源显得极其重要。很多教师认识到开发阅读资源的重要性,也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但是老师们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一是教师识别的阅读资源类型较少。二是教师在基于素材整体把握课程方面,缺乏专业引领。三是部分教师在筛选和加工阅读资源的能力方面还比较弱。针对小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探索和实践,非常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以下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一是开发特色校本阅读资源;其二是建设系统的阅读资源库;其三是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的课程资源;其四是选择和开发优质的英语阅读资源,利用教材主题拓展资源,借鉴不同版本教材间的资源,教师自编阅读资源,也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研究的内容;其五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的文本重构有待研究。

(三)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评价方式研究需要拓展

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评价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能让教师在活动中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学生关注并提取材料中直接陈述的信息、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检视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的要点方面,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

(四)教师的阅读素养研究有待深化

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等研究非常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六大素养。明确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养,教师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学生学科专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完善和强化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关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阅读素养的研究有等加强。

参考文献:

[1] 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内涵[J].英语学习,2017(08).

[2] 廖立红. 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J]. 中小学生外语教学(小学篇),2011(01).

[3] 王蔷.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 专题 Special Report [J].英语学习,2015(05).

[4] 王蔷. 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内涵及其培养——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发言(节选)[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01).

[5] 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生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 [J].中国外语教育, 2015(01).

[6] 王蔷, 陈则航. 中国中小学生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7]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专题 Special Report [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02).

[8] 杨伟伟. 如何选择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读物[J].英语学习,2015(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