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前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也在不断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第一场所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初中
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因此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及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本文重点从家庭角度来探讨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孩子拥有的物质条件更为优越,如果仅仅从提供物质条件来讲,无法养育出更加优秀的孩子,可能还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良好的物质家庭条件是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孩子茁壮成长的根基。所以,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值得更多父母的关注。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父母的过多溺爱并不代表着这个家庭的教育是良好的,家庭生活偶尔发生矛盾也并不代表着家庭教育氛围的糟糕。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需要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关爱、帮助、支持,能够经常交流,展露自己的情感。具有较好家庭亲密度的环境氛围,能够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家庭矛盾的层面来讲,如果一个家庭出现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较多,则代表这个家庭的矛盾冲突程度较高。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子女,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家庭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将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一些具有外向活泼性格的孩子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同时也会激发孩子的社交欲望,孩子会通过观察父母与朋友交往的过程,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针对于初中生来讲,很多家长会过于关注子女的交际圈,同时也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制定严格的限制要求,这种教育观念容易使初中阶段的子女产生严重的社交障碍问题。如果父母对子女的人际交往教育不到位,将会导致子女对人际交往认知存在误区,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二)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初中生的情感表达将产生一定影响。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树立更多的人际交往自信。因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处在平等的交流地位,子女可以向父母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及想法,通过平等交流培养交往自信。如果是一个家庭地位不平等的生活环境,父母与子女不能处在平等的交流过程,将容易使子女产生胆怯、畏惧和害怕社交的心理状态。这种思想也将会引申到初中生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内向、懦弱、胆怯,无法正常与他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同时也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采用的教育方式将对子女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制,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往往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通常采用控制一切和独断专行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对子女的了解和沟通,进而出现代沟。初中生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较大变化,与小学相比,初中生更希望能够接触更多的社会人员,同时也因为他们的心智逐渐成熟,心思逐渐细腻,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通常会在父母面前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充分认知到,在此阶段子女性格想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子女提供更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勤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内心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为子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独立精神。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所要求的人才不但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优秀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大胆进行放手,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自己独有的思想来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从生活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以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中独立生活。要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和热爱劳动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刻苦坚韧的品格。
(三)掌握教育艺术,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教育的方式和艺术性。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长要在家庭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良好家庭氛围,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首先,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做到民主,尊重子女的个性发展。不甘示弱的孩子,其内心更加希望得到肯定与接纳。在民主教育方式中,能够引导初中生逐渐构建积极、乐观的情绪,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其次,教育要抓好时机,当家长发现子女出现生活困惑问题时,要给予积极正确的疏导,而并非采用责备批评的方式,要留出时间多多陪伴子女,使子女能够有机会释放不良情绪。最后,家长还需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言行,努力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自身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家庭角度要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与呵护。在生活中,帮助子女舒缓不良情绪及学习压力,经常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养成独立生活能力。家长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子女心理问题的疏导,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楠.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30-131.
[2]王海燕,彭学娟.家校携手,共同成长——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2):41-42.
[3]葛东成.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1(0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