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职医学专业《解剖学基础》双线教学模式探究

黄春艳
  
学术与研究
2023年56期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8450

摘 要:中职院校的医学专业通常以专业的知识教学为主,逐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能力,因此需要对解剖学基础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在中职医学解剖学基础课程当中,需要将双线教学模式融入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充分展现医学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做铺垫。

关键词:中职医学;解剖学基础;双线教学模式

解剖学基础课程主要是解剖学与生理学等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展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需要将生活化实践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展现医学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双线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中职医学专业学生的自主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需要对解剖学基础等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资源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创设情境,合理导入新课

在双线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同时需要结合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实践特点,对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进行整合分类。解剖学基础课程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师,教师需要在线上课堂为学生公开展示心脏,肺部等多个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状态,同时还可以将网络虚拟技术以及动画制作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将部分细胞和器官拟人化,创设临床医学以及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帮助医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具体的情景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感官刺激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提问和小组互动,从而将新课教学内容和医学知识进行有效联系。特别是在上呼吸道和肺部等气管组织的动画展示和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相应的疑惑,这时教师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同类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有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病变器官以及相关细胞组织。在新课教学内容导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科学且有效的方法应用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学习项目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基本器官以及相关组织,理解解剖学的相关原理和临床知识,比如让学生掌握呼吸机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应用,为学生的实践探究和知识学习提供辅助。通过为学生创建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实现新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解剖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

二、探究学习,实施任务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解剖学基础课程和双线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因此在实践探究环节需要开展差异化的知识教学,重点强调解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由于解剖学知识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其中包括细胞组织,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医学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开展差异化的教学。结合中职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开展差异化的课堂教学,将线上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进行探究,让学生总结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有效解决医学问题。探究学习是开展任务教学的前提,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解放学知识的切入点。在解剖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双线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对比和分析,在线下课堂生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其中,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将急性和慢性胆囊炎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对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的药液进行有效配置,让学生在药物配置过程中掌握药物是如何从患者的臀部肌肉到达胆囊的,或者让学生探究药物如何从静脉注射的位置到达患者的病灶区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比较分析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的实际效果,同时需要对比给药时间和药效产生时间的具体范围。在数据填写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进行重点锻炼。合作探究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解剖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为学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三、联系临床,知识拓展

在使用双线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解剖学专业知识和医学知识的有效联系,以此来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度解读。结合中职医学专业的教材,教师需要与医学专业学生探讨临床实践中解剖学的专业知识点,对医院中常见的临床技能进行解读。比如可以将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组织病变融入的双线教学模式当中,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心脏以及淋巴系统等病变的案例,引导学生对不同器官结构的异常状态进行分类,结合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相关慢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解剖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数据表格进行查阅和分类,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信息分类和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夯实医学专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积极拓展与解剖学基础以及医学专业课程相关的资源和技术学习平台,对解剖学实训以及医学专业实训教案进行合理编写,将新型课堂教学资源引入其中,让学生对血管结构等常见的器官组织以及病变现象进行解读。在具体的教学资源拓展和平台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将解剖学以及医学专业操作项目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合作项目当中,进行自主实践和知识学习。解剖学专业教师可以将仿真实验以及器官组织融入实验室当中,让学生对相关器官组织进行仔细观察,掌握静脉注射的进针深度以及相关角度,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联系临床实践为学生进行教学资源拓展,引导学生在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双线教学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学效果的动态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医学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需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需求相匹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双线教学模式当中,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项目进行全面学习和深度理解,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和能力,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未来就业提供可靠帮助。

参考文献:

[1]康富强.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双线教学模式探究[J].情感读本,2023(8):156-158.

[2]康富强.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运用[J].情感读本,2022(11):124-126.

[3]如先古力·艾拉.中职自然科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以《人体解剖学基础》为例[J].中外交流,2021,28(8):1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