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创背景下“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胥筝筝
  
学术与研究
2023年62期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当今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的结合,已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组织形式及方法。创客教育的理念是强调动手实践能力,这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吻合,故将创客教育融入到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成为推动本科高校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双创;服装艺术设计;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设计实施

本文对双创背景下“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从研究背景,实践改革的价值、实践总体思路、实践实施与设计等方面出发,强调了本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倡导“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来改变原有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必要性,并展开论述了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方案,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一 研究背景

1.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发展的价值

目前,各地方应用型高校正在积极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变革模式,而双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当前学校改革的需要。

(1)理论价值。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大背景下,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创客理念的了解,开展创业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实践,实施多种形式的创客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响应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为创新创业搭建新的平台,为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实践价值。针对市场就业,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更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目标,也充分体现了“艺工结合”、“赛课一体”的专业特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新时代新经济下服装人才模式和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理念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这对进一步深化创客理念,实现学生有效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2.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第一,服装专业实践类教学不能满足专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受到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影响,服装专业目前普遍存在重视单纯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在校期间,由于设计实践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平台构建不完善,因而设计课程中结合实践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双创背景下,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已基本成熟,故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师生角色的定位、实施步骤、实施条件等都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第二,服装专业实践类教学存在的问题

服装专业课程实践涉及整个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如何真正实现课程实践等诸多问题。加之现有专业教学目标并不明确,现有的体制也制约了高校快速应对社会变化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此很难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现状的比较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 双创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设置模块让学生参与创客教学中,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现教与学相长。

二 双创背景下“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设计与实施

(1)研究基于创客理念的应用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总结国内外基于创客理念的应用型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探索创客理念与服装设计课程如何更加有效结合;探索基于创客理念的应用型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有限共享机制,为实现本课题目标创造条件。

(2)基于创客理念的应用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搭建创客空间,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课题以创客空间为切入点,结合项目教学法,通过搭建“校内 + 校外”实训平台、全方位创业孵化平台、数字化资源平台等创客空间,将企业模式、创新创业模式、数字产业等引入专业教学,打破以往课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探究式学习纳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力求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增强教师、学生的企业和市场经验,加强与社会上双创人才的沟通与联系。鼓励没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实习,形成一种教师不断学习的机制。利用企业平台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可以细化到课程围绕企业要求进行教学,使专业实践能够与市场接轨,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强与双创人才的交流共同,了解他们的创业经历,所培养的学生能够迎难而上,满足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

(3)重视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必须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社会创业者五方面展开。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时,常用的检查评价办法有: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社会创业者共评,五个主体之间面对面,共同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商讨进一步提高、改进的办法;所有实践案例一起公开展示,同学之间互相评估,评出优秀实践案例,指出存在问题;学生各自向老师、同学、社会创业者展示作品,汇报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体会;请行业内的专家或相关的成功的双创人才来讲评打分,肯定成绩,发现并改进问题。努力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商业化,让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寻求合作方,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商品价值,为将来真正创业做准备。

三 总结

通过本课题研究,立足于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创新应用研究,从创客教育理念、个性化创新创意进行服装专业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创客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将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动现代服装教育内容与手段的变革。同时,也为培养现代创新型设计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走研学产训特色之路,将极大提高服装专业人才的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

参考文献:

[1] 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 J] ,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5-10。

[2] 王秀芝 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J] ,上海,中国高等教育,2006(12)79。

课题: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创背景下“艺工融合、赛课一体”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成果

胥筝筝,1987--,女,汉,山东莱芜,研究生学历,讲师,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