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标号及其质量控制

方秋阳
  
学术与研究
2023年37期
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5631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概述以及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水坝、堤防、渠道、水闸和水库等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混凝土标号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标号对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混凝土标号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原材料选择和检测、配合比设计和调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以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检验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把控。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标号;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水利发电、居民供水等诸多方面起着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水坝、堤防、渠道、水闸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混凝土材料是将集料胶结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单等优点,因而成为水利工程中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1]。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和质量控制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混凝土标号选择不合理以及质量不合格,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具有严重危害,并且导致水利工程在破坏时具有危害性强和影响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变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将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2]。

一、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强度和抗渗性能,因而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如水坝、堤防、渠道、水闸、水库等。

水坝在水利工程中起着拦截水流、发电、调节水位等作用,其主要通过混凝土建造而成。为了满足水坝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抗渗性等要求,应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坝可以分为重力坝、拱坝、砌石坝等类型,其中重力坝最为常见。混凝土坝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堤防是防止水体侵蚀和洪水泛滥的重要工程,混凝土具有抗水侵蚀、抗冲刷和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堤防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堤防工程主要通过浇筑混凝土块状体或采用预制板进行施工。

此外,混凝土还被广泛应用于渠道、水闸和水库的建设。渠道是引导水流的通道,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光滑的内表面,以减小水流的阻力。混凝土渠道具有光滑度好、耐磨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小水流的阻力,提高水流的输送能力。水闸是控制水流的设施,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水闸可以通过浇筑混凝土块状体或采用预制板进行施工。水库是储存水资源的重要设施,混凝土被广泛用于水库的建设,以满足水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要求。

由上可知,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性好等方面。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标号的选择

混凝土的标号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混凝土标号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混凝土标号一般采用字母“C”和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字母“C”是Concrete(混凝土)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其抗压强度强度等级。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过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得到,单位为兆帕(MPa),数字越大代表抗压强度越高。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10),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标号的选择除了要满足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外,还需要考虑到水流速度、波浪压力以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一般而言,为了抵御水流冲击和环境腐蚀,水利工程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对于大型水利工程,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荷载和水压力,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使用高标号的混凝土 [2]。而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而言,为了节约成本和造价,同时避免过度设计造成资源浪费,在选择混凝土标号时应该综合考虑工程要求、设计荷载、工作环境、成本控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标号。

综上,混凝土标号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对水利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选择混凝土标号时,应该根据工程质量要求、设计标准和建设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标号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标号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

1. 原材料选择和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掺合料等。在选择原材料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水泥的标号和强度等级、骨料和细集料的粒度分布和物理性能等。在选择水泥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水泥的标号和强度等级是重要的指标,不同的工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水泥类型。此外,水泥的生产日期也应该关注,以确保其新鲜度和质量。骨料和细集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颗粒材料,其质量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在选择骨料和细集料时,应该关注其粒度分布和物理性能。粒度分布的合理性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此外,骨料和细集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掺合料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种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添加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在选择掺合料时,应该选择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

2. 配合比设计和调整: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标号的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3]。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包括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搅拌过程中应确保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合理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浇筑过程中的分层和结渣现象。振捣过程中应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为了确保混凝土标号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强度和耐久性检验。强度检验可以通过取样试验和试块压缩试验等方法进行。耐久性检验可以通过抗渗试验、抗冻融试验和抗碱骨料反应试验等方法进行。这些检验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语:

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关键。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标号,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以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检验。通过合理选择混凝土标号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有效地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欢.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 2014(2):1.DOI:10.3969/j.issn.2095-2457.2014.02.256.

[2]张冲,孔祥龙.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2(8):3.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2.08.019.

[3]王莹.浅谈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