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辅导员作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应当积极探索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从辅导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探究大学生各个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归因,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探索,这对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人口群体,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辅导员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工作,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完整健康人格。
一、辅导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压力。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从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都需要重新的适应,面对的压力往往较为巨大,如学业压力、社交压力、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等,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地掌握适应技巧和方法,正确面对自己的压力,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至于做出不良行为,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并逐步改善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认知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看待事物和处理的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培养自信和耐心,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学校是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大学生可以学会更加有效地与人进行交流,了解如何在互动中维持良好人际关系,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在学习、生活、职业等不同领域的情景。
(三)培养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规划自己的未来。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时期,学生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优劣势,制定更可能实现的职业规划,并且获得较强的承受能力,可以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和未来的挑战,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各个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归因
(一)新生阶段
新生步入大学,从高考的喜悦或痛苦中解脱冷静下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刚来到大学的新生往往会感到失落、孤独和焦虑,这是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处于动荡不安中在克服各种不适应,同时立图建立新的心理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
(二)大二阶段
这也是大学生活最主要最持久的阶段也就是稳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做出抉择和回答,大学生极强的可塑性充分得到展示,每个人都按照自身独特的方式塑造自己。在可能会遇到许多锻炼和机会面前会经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挫折的困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会有疑虑,迷茫和动荡感。
(三)大三阶段
这是大学生从学习生活走向职业生活的过渡阶段也是走向成熟的阶段,面对即将来临的又一次环境的变迁、角色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又会掀起新一轮的波澜,也要在这个阶段做好准备。大三学生面临着毕业,未来不确定性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必须做出正确决策。孤独、困惑与恐惧也是他们可能会经历的心态。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探索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学生面临的压力和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些方案应该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自我成长等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例如,在新生入学阶段需要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中级阶段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级阶段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谈话技巧
辅导员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有心理负担的学生。可以通过面谈、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保持沟通。在聆听他们倾诉过程中重要的是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建立起他们相信和愿意与你沟通的信任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谈心活动、开展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此外,在学生出现心理状况不稳定时,辅导员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并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组织多样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好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参与其中过程中获得成长经验,例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个人和小组咨询、制作心理健康手册、开展心理诊所等,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活动,合理设计,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邀请老师、学长到处闲谈,举办自主活动和课外体验等等,鼓励学生自由交流。
(四)心理健康同伴小组
辅导员还可以在学生中选拔一些有心理素质和特长的学生,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同伴支持小组,小组成员可为其他学生提供心理扶持、学习建议和问题解决建议等等服务,更好的帮助辅导员做好心理教育的工作。
(五)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一种成长性、交流性、互动性的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种服务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的认识同伴、分享经验和答疑解惑等服务,根据大学生的需求推出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丰富的心理支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服务。例如开设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提供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辅导员需要创造更加科学高效的认识和方式,让大学生在刻苦、自信地学习之外保持健康幸福的心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创造更为健康、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