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字+”多模态信息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已取得显著提高,其他国家公众了解中国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目前国际上,甚至在国内,大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依然很有限,融合多模态信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有限。当前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本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与知识产品服务,如获取文本、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形式综合的多模态信息融合产品服务,融合多模态信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课题旨在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字+”多模态信息融合创新路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理论,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深化广大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识,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本课题属理论结合实践研究,期待通过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实践,探索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借鉴;本课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传递给民众,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凝聚力。
本项研究培养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研究的成果也将进一步促进本校乃至全省大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精品课的完善,提供大量生动形象、详实的资源;课题组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了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文化消费,促进文创产品等发展。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内在特性,可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从而为中国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课题的实施也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地位与世界价值。
研究内容
1)调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深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了解目前面临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开展一系列研究,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字+”多模态信息融合创新路径
本课题重点探索新时代如何融合多模态信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更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课题组在调查研究中会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物数字化,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形式存储,通过AI绘画、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制作宣传介绍短视频,在各大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等)投放,短视频包括汉语、英语、日语等多语种,面向各国读者与观众;
所有材料汇编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未来可促进讲义、书籍编写、促进本校及全省大学英语、中华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等课程精品课的完善;与此同时,课题组将在调查研究中探索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实物,探索文创产品、文创商店的发展。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文献研究法
借鉴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经过系统的分析与归纳,吸收相关的理论成果,将其运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之
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模态信息融合创新路径。
2)调查研究法
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模态信息融合路径,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多模态信息融合路径。
创新点
1)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充分实现科技赋能
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采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品,与新媒体相结合,由学生团队、教师团队进行拍摄和影视后期处理,形成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短视频包括汉语、英语、日语等多语种,面向各国读者与观众,投放到各类平台,通过AI绘画、AI写稿及朗读,制作虚拟偶像等,大大提高了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2)本课题研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充分实现科技赋能,研究将运用语料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3)本课题研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字+”多模态信息融合创新路径,研究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本课题研究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过程中将进行大量调查问卷、采访等,得到的统计学数据将促进研究的发展。
结语
课题实施后,课题组建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可编辑成教材进行出版,投放到市场,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本项研究的成果也将进一步促进本校乃至全省大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精品课的完善,提供大量生动形象、详实的资源;课题组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文化消费,促进文创产品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象,课题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课题组将研究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为辽宁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家乡辽宁,为家乡代言;因研究时间有限,本课题所论述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难以将全部有效的路径一一罗列,资源构建也相对有限。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相关资源构建也可更加丰富充实。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探讨也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武斌.文明的力量[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
[2]亨利·基辛格等.人工智能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
[3]李庆本等.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
[4]孙有中.外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徐锦芬,龙在波.英语教学新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6]黄敏.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7(23).
[7]郭佳鑫,马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外语教育的价值、目标及路径[J].外语教学, 2023,44(04).
[8]张亚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践进路[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