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开展幼儿园劳动课程的意义与实践研究

徐青苹
  
学术与研究
2023年47期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215000

摘要:本研究以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探讨在幼儿园开展劳动课程的意义与实践。通过对劳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认识,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研究园内劳动资源的管理、劳动课程的构建、教育氛围的创造以及评估效果的优化等方面,旨在为幼儿园提供更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指导。

关键词:陶行知;劳动教育;幼儿园;劳动课程;实践研究

引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劳动教育被视为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劳动即生活,这一理念深刻地指引着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劳动课程。劳动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本文将以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为理论支撑,探讨在幼儿园中开展劳动课程的深层次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贯彻陶行知的理念,使劳动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一、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领域的杰出思想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其中,劳动教育作为他人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生活、教育和劳动三者紧密结合,提出了“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的深刻见解。

1.劳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陶行知强调劳动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劳动是生活的源泉。他指出,没有生活的基础,劳动就会脱离现实,因此幼儿的劳动教育应以劳动生活为中心。通过劳动,幼儿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过程,培养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养成缺乏自立能力的习惯。这体现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

2.“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将“做”作为“学”的核心和“教”的核心。他认为劳动是实践和行为,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应注重实践,而不是空谈。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幼儿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劳动的技能。陶行知强调,“做”不仅是动手,更是在劳力上劳心,强调动手和用心相结合,这是劳动教育的关键。

二、幼儿园劳动课程的意义

在幼儿园阶段,劳动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幼儿园劳动课程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

劳动课程为幼儿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各种实际工作中。通过动手操作,比如绘画、手工制作、种植等活动,幼儿能够培养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这种实际动手的经验不仅帮助幼儿掌握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劳动课程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幼儿能够发展身体各方面的素养,包括肌肉协调、运动能力等。此外,劳动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培养,还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层面,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成长的机会。

3.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劳动课程培养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亲身实践,幼儿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在劳动中,他们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课程强调合作与团队精神。在团队劳动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幼儿在团队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培养了社会交往的基本素养。

5.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劳动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劳动过程中,他们与老师、同学共同合作,体验到社会规范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三、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实践研究

1.管理教育资源,融入生活,构建规范化劳动教育

陶行知强调劳动与生活密不可分,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儿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合理分配劳动资源,园内生活化劳动机会的常态化开展,实现劳动教育的规范化。为避免假劳动现象,幼儿园需根据当地特点开发劳动资源,创造有利于劳动教育的环境,为儿童提供多样的劳动体验,推动劳动教育的规范发展。

2.精心设计,建立园本劳动课程系统

构建适应本地和幼儿园特点的劳动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在园本课程的设计中,要进行合理的顶层规划,确保符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总体方向。通过年级、小组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讨论,精心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当地特色如时令美食、节气风俗等融入园本教学大纲,同时灵活调整以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

3.渗透体验,创造劳动教育氛围

以陶行知的理念为基础,通过创造劳动环境和氛围,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通过班级活动和户外项目,让幼儿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劳动兴趣、目标、学习兴趣和发展水平。借助“植物角”、“生活区”等设置,使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学到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4.打破园内与社会“围墙”

陶行知主张通过有计划的学生参与实践,感受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发现新的价值。在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时,要打破园内与社会的“围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区协商,推动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让社会资源发挥其教育价值,促使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实现劳动教育的深度发展。

5.优化劳动教育评估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幼儿园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评价标准,从态度、技能掌握、情感表达、劳动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建立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园本特色和幼儿的发展水平。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劳动故事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评估,注重对儿童有益体验的评价,避免过于成人化的绩效考核,实现对劳动教育效果的优化。

四、结束语

在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本文通过对劳动课程的意义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管理教育资源、构建规范化模式、建立园本课程体系、创造劳动氛围、打破“园墙”、优化评估效果等都将为儿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在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更具实际动手能力、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幼儿,为构建更加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汤永进;鲁静思.活用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促进“五育”融合落地[J].今日教育,2023,(Z1):82-83.

[2]伍俊华.陶行知教育理论下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J].辽宁教育,2023,(12):56-58.

[3]黄娜娜;徐文彬;张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落实的前提条件与实施建议——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04):56-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