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摘要: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指导下,如何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方法、实践创新、人格品质的提升是小学作业设计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一些具体案例,着眼于分层个性化策略、生活实践化策略、学科融合化策略、团队合作化策略、家校合作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整体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层个性化;学科融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从教育系统的顶层共识层面对核心素养进行了价值解读,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等[3],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5]。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说,这要求他们做到“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6,7]。以核心素养及“双减政策”为导向,小学数学作业的减负与质量已显著提高,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方式方法创新及个性化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8,9,10]。本文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剖析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策略和整体思路。
一、研究现状
作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强化熟练度的重要方式[11]。在国外研究中,凯洛夫、斯米尔诺夫、帕塔乐等学者均认为家庭作业具有巩固知识的重要意义,且完成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对学生成绩具有积极影响[12]。然而国内的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及研究普遍认为,传统的作业类型和内容存在功能不全、题型单一、评价刻板等多种问题,已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 CNKI 中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主题进行中文文献检索,2016 年至 2019 年期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文献数量逐年增长,其中 2017 年的文献数量增长最多。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门对于作业设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练习。但核心素养导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领域相对较新,目前的研究论文基于较为笼统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试点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作业设计改进策略,但未形成整体性较强、适用性广泛的作业设计策略。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1.分层个性化策略
传统的作业较为单一,常为班级统一布置,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13]。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式从传统的班级式授课、文字式家庭作业逐渐转变到智慧课堂、数字化作业。数字化小学数学作业具有许多优势。数字化小学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另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作业错误率,针对性进行系统有效的线上指导,录制易错题和易错知识点的讲解视频,达到资源推送的个性化。
数字化小学数学作业的实施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包括电子白板、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和软件[15]。以雨课堂、微课、MOOC 等智慧教育平台为支持,数字化、智能化作业成为可能[16,17]。自 2019 年起,青海西海岸新区启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示范区项目,通过大数据呈现学科布置作业量、作业用时、错误率等,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动态调整,推送适量、针对性的作业练习[18]。
2.生活实践化策略
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依照情境性原则,尽量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生活实践化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 “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当中,到超市或者商场进行购物体验,计算每种食品的总价、数量和单价,然后算出总价和找零,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锻炼他们的加减法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设计动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七巧板、拼图、用基础图形设计花纹等趣味性强的实践作业都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得到锻炼。
3.学科融合化策略
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数学不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科技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发展,相互融合[19]。数学作业的类型并不是单一的书本化、文字化、习题化,教师更应该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文作为一种新兴的作业形式,给予每位学生思考与理解,注入情感态度的数学思维表达方式,从有限的数学公式、严密的逻辑推导中深度分析学生个体的思维模式和独立见解,让他们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20]。在数学作文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角度进行创作。例如,可以写一篇关于几何图形的文章,介绍各种图形的特点和应用;也可以写一篇关于数学公式的文章,解释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还可以写一篇关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的文章,展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数学作文,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21]。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选择合适的数学内容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跨学科作业也可以采用应景而“跨”。如珠海市斗门区连续 6 年开展的教育文化节活动,教师可以此作为跨学科作业的载体。以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之几何图形和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之建造塔台融合为例,可以做如下做作业设计:
《小小工程师》
(1)结合任务内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设计图纸,寻找材料。
(4)结合图纸,建造塔台。
(5)作品展示,总结反思。
4.团队合作化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独立完成作业,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22]。而合作化小学数学作业则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合作化小学数学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作化小学数学作业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 3-5 名学生组成。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问题或任务,要求他们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讨论、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合作化小学数学作业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小组竞赛、小组项目等。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后,教师将同学分为 3 人一组,以“蒜苗种植大赛”为切入点,让每组同学带 8 瓣新鲜大蒜及两个小花盆,放水培育蒜苗,其后每天轮流记录根须的生长长度,统计 20 天后做成根须生长长度折线图,在班级内分享。
5.家校合作化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的机会。而通过家校合作化策略,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难题,也可以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个性化作业和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和评价。
家校合作化策略小学数学作业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法口算练习的过程中,设计数学益智 24 点亲子游戏活动。准备一副扑克牌,随意抽出 4 张扑克牌,利用这 4 张扑克
牌的点数,通过“+、-、×、÷”和括号算出 24 点,优先算出者获胜。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作业设计原则愈发清晰,必须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基准[23]。喻平教授也提出了数学作业设计的目标性、评价性、平衡性和补充性四个原则[24]。结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提出的优化作业设计的“新主张”,注重作业的过程性设计、弹性化设计、分解型设计和情景类设计这四个方面,笔者尝试探索较为普适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首先,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作业设计的内容目标一般由教师根据研读课标、剖析教材及分析学情来拟定的,从梳理内容目标到确定作业目标,离不开数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思想方法目标、应用意识目标和态度精神目标。其次,确定作业目标后需要规划合理的作业内容形式、收集相关的作业资源、明确评价方式。其中作业资源包括教材、课堂生成性资源、各类学术期刊、历届试卷等,对这些已有资源进行选编、改编、创编。最后,需要总结、反思及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评价,不能只靠成绩或教师本人来评价,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作业态度、是否形成深度学习、对其核心素养养成的作用。一份作业设计完成后,建议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加强反思及优化设计,形成共同资源。
综上所述,要明确作业并不是课堂的附属品,而是与课堂相辅相成、教学相长的重要部分,以核心素养及“双减政策”为导向的作业设计能够推动教师对学情的研判、教材的研究,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真正达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文军.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DOI:10.27178/d.cnki.gjxsu.2020.001267.
[2]王勇,韩涛.数学实验促进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升和毫升”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3(01):62-64.
[3]吴丽.综合与实践[J].贵州教育,2017(Z1):79-81+94-95.
[4]朱曼红,莫大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以 “ 泰 森 多 边 形 ” 为 例 [J].现 代 教 育 科 学 ,2022(05):24- 29.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5.005.
[5]蔡立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注重核心素养的关联,强调“三会”能力[J].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2022(09):15-18.
[6]张敏.践行新课标 发挥数学文化育人价值 [J].湖北教育( 政务宣 传),2023(02):69-70.
[7]赵琳,吴立宝,刘颖超.新课标初中学段“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新变化[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02):1-4+23.
[8]黄国坤.浅析数学作业设计如何赋能学生生长[J].考试周刊,2022(48):61-65.
[9]高小娣.增强“四个意识” 提升育人质量[J].江西教育,2023(06):9-13.[11]汪洪潮,江晓.让新课标理念在课堂落地生根——以“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2023(01):5-7.
[10]余继光.掌握“三关” 理解“三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核心素养构成”读后感[J].中学教研(数学),2023(02):1-5.
[11]李晓娟.新课程理念下珠心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9 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J].珠算与珠心算,2023(01):38-41.
[12]张俊珍.2022 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2(35):33-37.
[13]程茂山.学科育人视域下数学思想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3(02):96-98.
[14]慈艳.小学阶段数学抽象的渗透教学[J].新教师,2022(11):50-52.[15]张家红.强化数学语言,促进思维发展[J].教育界,2022(35):38-40.
[16]戴国平.小学低段数学生本课堂研究[J].江西教育,2023(07):68-69.
[17]王慧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展示的建构与实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2):34-35.
[18]喻平.核心素养指向的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通报,2022,61(05):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