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四位一体产教融合背景下“卫药”文化融入中药学专业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摘要: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可以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共建、文化共融、项目共育、师资共享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将“卫药”文化融入中药学专业文化育人环节,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同感、促进中药学专业学生爱津留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卫药”,中药学,文化育人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对于……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是祖国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和宣传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医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中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精髓进行挖掘、传承和发扬。而发源于天津区域的“卫药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济世寿人、继承传统、衷中参西、取长舍短、自主创新、与时俱进”,是发展国药、打造精品的中药传承与发展创新进取的优秀文化,深入开展“卫药”文化的传承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热爱专业,提升技能,也恰好满足了本土中药制药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推动区域内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中药学专业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当前中药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对中药学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满足社会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
2.校园文化底蕴和资源不足。文化育人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广度和温度,没有将校园环境、课堂教育、制度机制等文化有机结合,育人效果不明显。
3.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薄弱,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接受意识不强。中药学专业大部分生源来自中职学校,学生也非医药类专业,对于专业、行业的认知十分有限,缺乏文化熏陶和系统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术语对学生来说更是晦涩难懂。
4.未来就业方向不明。学生对行业认知浅薄,对就业方向仅停留在药店、药房、销售、生产等层面,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也导致就业、留津存在不稳定性。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卫药”文化融入中药学专业特色育人路径探索
1.课程共建,引入多元化培养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和的课堂教学,探索开设师承班,通过师承教育传承中药学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精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深化课程思政培育,将中药学核心课程与“卫药”文化深度融合,如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以“卫药”文化发展主线,按照“第一个使用多能罐提取有效成分”“第一个中成药复方酊水剂”“中国第一个中药复方糖浆剂”“第一个中药静脉注射液”“第一个中药干压颗粒剂”“第一个中成药片剂”“第一个到分子水平的中药复方抗癌药”[1],构建知识、技能框架。中药炮制技术可引用藿香正气水的炮制过程,需要通过眼观、口尝、鼻嗅、手触等方法按定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调制,确保调制后气味香而微苦、手感腻而润滑、色泽深而澄明、口感辛而不辣、药力峻而不烈,其酒度可被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
将医药文化与企业职场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从入学行业认知、基础课程学习、专业核心技能提升、企业实践实习到就业的全过程均与行业要求一致。带领学生走进就业单位、走近工作岗位,才能够深刻体验“卫药”文化的魅力,从而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变被动遵守为主动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
2.校企文化融合。将“卫药”文化与校园的核心文化价值有机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中医药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创业校友报告会等,引导学生热爱专业、传承中医药文化、树立技能成才的信心。同时,将中医药文化节、读书会、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打造成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全面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3.校企双方全面合作,共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双方依托高校众创空间,组建中药创新研发生产团队,共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和实施规划,选拔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2]。以“卫药”文化精神为引领,鼓励并指导学生在课程和实习过程中进行开拓创新,制作中药护手霜、中药唇膏、缓释香囊等,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信心。
4.双向培养,共建共享双师型师资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三、结语
通过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卫药”文化作为优秀中医药文化的代表融入中药学专业学生文化育人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对于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将校园内文化育人与中医医院、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相结合,探索出了课程-文化-项目-师资“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的文化育人模式,使“卫药”文化在传承中焕发了新的活力,使00后一代对本土中医药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秦玉龙,周波,张莉,等.卫药的形成及卫药产品的理论依据[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42-43.
[2] 陆艳琦,冯松浩,张晓霞,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40(06):61-64
作者简介:李瑾(1986年11月-),女,回族,天津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3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下传承“卫药”文化的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中药学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