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及价值探讨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阶段教学实践中,能够让学生在赏识中主动学习,也能激励学生正确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此,本文也就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及价值展开了探讨,希望借此来推动初中生高效学习、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赏识教育;方法;价值
引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道:“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欣赏的渴望。”赏识令人成功、抱怨令人失败,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时,赏识教育也是深受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其它教学方法,赏识教育主张借助激励、表扬等手段来肯定学生的优点及长处,之后再借助心理暗示来鼓励学生追求成功,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将其作为初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的价值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及兴趣。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很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抵触等情绪,从而直接丧失学习自信心及兴趣。可是赏识教育则有所不同,其有效应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及兴趣,在教师的赏识、表扬及称赞下,学生就能从学习失败、低落情绪中走出来,并且主动学习、获得成功,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及兴趣。其次,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赏识教育本就蕴含着一定的德育理念,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鼓励性教育,将其应用于初中教学中,能够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学会辨识善恶美丑,从而有效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认识。最后,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人人都渴望被称赞,赏识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以赏识学生作为出发点,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及眼光来欣赏学生潜能,并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这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信、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
二、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
(一)弘扬爱心,用真情奠定赏识教育基础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教师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赏识教育从某些方面而言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就是借助赏识的方法来将爱具体化。为此,要想在初中教学中有效进行赏识教育,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爱心,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以宽容的心态倾听学生的声音,以敏锐的体察来感受学生情感,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及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抱有无限的耐心及爱心,不以学生成绩区别对待学生,反而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点滴进步、欣赏关注学生一言一行,借助教师慢慢的爱来激发学生学习自信。例如,我担任2014届曜社4班班主任时,班级英语课代表温岢欣,成绩比较普通,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的一次谈话,我的一句“我看好你,岢欣,你可以的”,她回家后很开心和家长交流,觉得自己也挺棒的。就因为这句话给她的鼓励,她一直非常自信,初三考上国家示范性高中并最终考上心仪大学,成为一名医生。
(二)洞察学生内心活动,有效开展赏识教育
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时,学生内在心理活动可谓是教师应用这一方法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毕竟只有教师真正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才能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从而有效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维持学习热情,真正确保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此,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赏识教育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身心需要,结合学生心理状态、真实诉求来合理开展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赏识教育效果。例如,对于班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尽量避免一些正面冲突,改变动辄批评、处罚的教学手段,可以巧妙借助赏识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这位同学看起来十分的活跃,可不可以请你帮我解决下这一问题?”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来提醒教育学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则可以给予肯定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在赏识教育引导下形成正确认识,有效改善学生错误学习习惯。
(三)承认差异,基于学生闪光处合理赏识
初中生刚好处在一个身心发展重要阶段,不同学生个体差异也会十分明显,这个时候教师要想有效进行赏识教育,自然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然后再针对学生闪光之处来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才能确保赏识教育实施效果。在班级内,学困生相较于优等生而言更加适合赏识教育,学困生长期以来都是不被重视的,因为成绩差事事都落在别人后面,甚至还会因此而备受冷落,长时间下去他们学习自信心会大大受挫、偏离群体,最终破罐子破摔。而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就好比是构建一座师生沟通、心灵交汇的桥梁,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信,所以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深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再结合学生闪光之处进行赏识教育,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例如,我担任2014节曜社4班班主任时,班上有一位学生陈国雄,一直比较调皮,成绩也不太好。但是体育很突出,班级荣誉感强。我利用他这些优点,通过校运会为班级拿到金牌实例鼓励,他即使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那之后,他的行为习惯越来越规范,最终虽然只是上了技校,但是却成长为班长,后主动参军,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优秀边防战士。
(四)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把握赏识教育时机
在初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观察,这能及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及习惯,然后再基于此来对学生进行充分肯定,并且指出相应的不足之处,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赏识教育时机合理性,有效督促学生自我调整及改正。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应当走下讲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专注度及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来把握好赏识教育时机,在发现学生正确之处时及时提出表扬,并且鼓励其他学生学习,这样就能确保赏识教育践行。例如,我任教过的梁彩霞同学,是一名内向自卑的女孩。开始的时候,基本不和班级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还可以,中等水平,但是离我们真光中学高中本部还有一定差距,每次大型考试评估基本都差30名左右。在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发挥的比较好,成绩到了年级70名,离我们预定的前55名还有15名的差距,这时我发现她虽然进步比较慢,但是一直在进步。因此我抓住期中考试的结果的契机告诉她,我非常喜欢她的韧劲,只要她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从那以后,明显发现她开朗乐观了起来,她开始主动找老师,问同学,利用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最终实现了逆风翻盘,顺利考上了真光高中部。后来的她经常会回校看望我,告诉我说,在她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因为我对她的欣赏和信心,让她有动力坚持下去的。
(五)借助多样化赏识方法,提升赏识教育效果
教学过程不仅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有效进行赏识教育,其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所以身为初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赏识教育价值,并且借助多样化赏识教育方法来提升赏识教育效果。
1、借助课堂语言推进赏识教育
在教学课堂上借助赏识语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较为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赏识语言的价值,以此来切实推动学生学习。例如,在学生精彩发言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赏识与肯定:“你回答的真棒!”而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时候,教师则可以说:“听你的朗读可谓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赏识语言激励下维持学习热情,从而切实提升赏识教育效果。
2、借助体态语言推进赏识教育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同样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一些较为特殊时刻,师生之间并不适用于语言交流,或者是借助语言无法起到良好的赏识效果,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体态语言来推进赏识教育。例如,在教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想要回答问题,可是因为缺少勇气却不敢举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投以赞许、鼓励的眼光及微笑,这样就能起到良好的赏识教育效果。
(六)正确处理赏识与批评,两者辩证统一推进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赏识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其从本质上而言是传统教育中的正面教育,可是需要注意其并不是完全排斥批评,毕竟完全的肯定与赏识学生就无法及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及成长。为此,在初中教学中要想有效进行赏识教育,教师还需要正确处理好赏识与批评之间的关系,通过两者辨证统一推进来进一步提升赏识教育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批评中留下自己的鼓励与期待,这样就能在批评的同时推进赏识教育,而学生则能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例如,对于班级上较为调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其留下这样的评语:“虽然经常有同学向我告你的状,可是在老师心中你并不是坏孩子,每一次劳动、值日你都十分积极用心。可是在学习上你却没有这份积极,所以成绩并不理想,老师希望你能将这一份积极延续到学习上,期待你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体现出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育内涵,其不仅能够让初中生情绪得到满足、主动学习,也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及健全的人格。为此,初中教师应当准确认识到赏识教育价值,并且在教学期间学会尊重、信任、激励学生,通过恰当的赏识教育来提升教学效果、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庆林.浅谈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1):1.
[2] 张露燕.赏识——点亮谁的灯?——浅谈”赏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实践对象[J].俪人:教师, 2014(1):1.
[3] 刘永刚.分析赏识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