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回归育人本位的大学教育可持续推进机制分析
摘要: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如何回归育人本位,推动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育人本位回归;大学教育;可持续推进机制
1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职能和首要任务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教学是大学最早出现的职能,也是最根本的职能,其他职能都是在教学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并且应该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作为大学的基本原则,那时的研究还没有独立,只是为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人才服务。在此之前,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宗教教义的灌输,培养对统治阶层驯服盲从的人才。自从将研究与科学引入大学后,习明纳这种探究与研讨式教学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自主地位。因此,不论什么职能,都不能离开教学和学生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评价改革中,无论是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还是学科评估和大学排名,都十分重视将立德树人作为最基本的目标任务,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全方面。强调高校要建章立制,确保领导重视并经常研究教学、经费优先保障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研究反哺教学、舆论导向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就业育人等完整的育人工作体系。
2推进学科评估和各环节抽检,推动高校综合改革
完善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和学位论文抽检过程,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高校必须认真学习国家评估方案,全面总结立德树人成效,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力争在学科评估中取得好成绩。学位论文抽检方面,加强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3个关键环节的考核,健全预警分流机制。学校层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定适合本校发展和学科特色的学位授予与管理工作细则、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机制,督促各学院严格依据条例开展学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严控学位论文授予质量。着力围绕大学教育质量提升,推动大学教育综合改革,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深化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破除导师职称与招生学生数挂钩的机制。强化导师资格和招生资格分离意识,推动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根本转变,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的首要前提,对师德失范者一票否决。教学方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启动大学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梳理工作,基于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做好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培养环节管理,促进大学生学科知识、研究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加大思政课程教改项目支持力度,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贯穿全过程的培养体系,探索多门类、多学科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形成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新体系。引导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体责任,运用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畅通多元化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探索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助教机制,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课程管理。
3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管理方面,织密校园安全网,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营造安全稳定有爱的校园环境。推进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信息化建设,有效规范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管理留痕。比如依托各层次多类型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避免管理工作重复进行,同时依托信息化平台完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相关要求,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可追溯的、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高校管理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管理者,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有效保障任课教师对于课堂的管理权,以相关机制体系保障科研人员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权等,都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探索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评价方式
其一是推进分类评价,不同层次、类型和职能任务定位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及其学生,不同岗位职责的教师员工,应该根据其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等不同性质、目标、职责等分工,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模式,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强化评价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防止评价标准单一化、机械化及由此导致办学、教育教学模式趋同化。其二是推进多样化评价,尤其是应该持续深化教师代表作制度,强化同行评议和实际贡献,减少过度依赖出版物数量、级别、项目、经费等外在刚性量化指标。要坚持长周期评价,不为一时一事成绩论英雄。对于学生,坚持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探讨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综合评价。总体上要实现评价从物到人、从外向内、从短期到长期、从结果向过程的转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参考文献:
[1]李孝华.一个兴奋的意义视觉: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J].2022(5):11-13.
作者简介:聂清莉(出生年月:1977-0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内江市,职称:会计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