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全国三(甲)卷高考试题的地理图表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掌握以上技能的同时,能够将习得的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1]。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求掌握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其中地理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能力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本文分析了2018年至2022年地理高考全国3卷和甲卷一共5套试题并结合当前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特点,提出地理图表分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表分析;教学策略。
(一)2018年—2022年全国三卷和全国甲卷图表类试题的特点
本次课题采用的统计样本为2018年至2022年地理高考全国3卷和甲卷一共5套试题,其中2018年至2020年为全国3卷,2021—2022年为全国甲卷。主要从地理图表题型特点、地理图表题分值特点、地理图表题数量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地理图表题题型特点
如表1可知2018-2022年全国三卷和甲卷的地理试题中,地理表题在分值中的占比方面呈现出浮动趋势,总体来说有所下降,但是平均值高达77.2%,且从各年份来看,即使是2022年图表题分数占比最少,但也超过了50%。其中,图标类型涉及多样,以地理示意图等为主,统计图表,区域图。地质剖面图出现次数较多 学生要获得较高的答题准确度和较理想的分数,需要重视图表分析。
(2)地理图像题数量特点
通过图1不难看出2018—2022年地理图像题的总数量整体上波动较大,2018年至2020年全国三卷考察的地理体表题较多,最多高达11幅,2021年至2022年全国甲卷地理图表数量有所下降,但仍有4幅。虽然近两年地理图表数量有所下降,但历年数量波动较大,因此,地理图表内容的考察仍然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3)地理图表题的分值特点
从图2可以看出,地理图表分值比重高达80%及以上,2022年甲卷图表题分值比重最小但也超过了50%。虽然分值比重有波动,但占比高,考查多。由此可见,考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地理图表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
(二)地理图表的教学策略
(1)加强图表阅读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图表阅读习惯
一是教师要做到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地理图表的重要性,强调一边看书,一边读图的好习惯,将教材和习题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图表内容。反过来,也要将课堂和练习中的图表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的文字内容,做到图文表的互相转换。
二是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读图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图思维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读图要从图名开始做到明确图表主题,再看图例,比例尺知道图表中主要地理要素和基本信息,看经纬度位置明确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再浏览全图,总结一般特点规律;细挖图表信息,分析特殊规律,最后结合习题,明确答题方向。
三是要从高中入学起就要在教室中营造地理图表的营运氛围,如在教室中张贴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提高学生对区域地图的熟悉程度。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图表情景,如在讲授海—气相互作用时结合教材活动示意图展示水量收支量表,建立水量平衡公式。营造地理图表运用的氛围。
(2)控制图表难度,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图表教学时,要结合教材知识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控制教学图表的难度系数,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地理要素到多地理要素组合,从静态规律到动态变化等。既要让学生在图表分析的过程中取得正确分析的胜利喜悦,又要在学习后自身的图表阅读技能够更上一层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图表选择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联系,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图书、纪录片、音乐、电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读图,愿读图。
(3)加强对学生图表障碍的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图表教学
通过笔者的具体分析,笔者发现图表试题在全国三卷和全国甲卷中出现的频率高、类型多、考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分值重等特点。完备地实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力协调和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考察。即使近几年图表分析题的考查频率有小幅度下降,但仍然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培养学生图表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中之重。通过本次研究,明确了高考图表类试题的特点和动态变化,为教学方向提出了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孙建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