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研究

王珊 赵明思
  
学术与研究
2023年63期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智能建造快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成为教育领域和建筑行业关注焦点。本研究通过对智能建造和工程造价数智化课程建设深入分析,提出基于模块化、层次化和实践化的课程体系方案,旨在能够有效地提高造价学生的数智化能力,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数智化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智能建造;工程造价;数智化课程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我国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日趋高标准化,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智能建造通过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运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实现建造信息共享协同。工程造价数智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目前,工程造价数智化课程建设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缺乏适应智能建造背景的课程体系设计。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应智能建造背景的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数智化工程造价人才需求。

一、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国内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现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行业关注焦点。许多高校已将数智化内容融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包括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力图培养学生数字化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数字孪生、智能感知、数字主线动态等各类数字化工具也在工程造价领域广泛应用。

(二)现有课程体系不足与问题

尽管国内高校已在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现有课程体系仍存在不足和问题。首先,部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未及时更新反映行业技术进步与需求。其次,在造价数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缺乏足够实践机会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在课程整体结构上,信息技术和管理类课程未能很好地融合,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数智化工程造价知识和技能。

(三)行业对数智化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分析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毕业生应获得如下知识技能:(1)能将造价相关基本原理与技能灵活用于解决智能设计阶段、智能施工阶段及智能运维管理等复杂工程成本问题。(2)能基于造价成本管理对智能建造系统进行成本控制,包括一定的程序编程与应用、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力。(3)在成本数据模型与数据挖掘等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具备团队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4)具备造价管理不断革新的适应能力。(5)理解成本管理原理与造价决策方法,在智能建造等环境中合理应用。因此,为满足行业需求,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1]。

二、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方法

(一)课程目标确定与课程大纲编写

首先,需要明确数智化课程目标。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应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培养适应工程技术发展,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具备智能建造知识储备和工程造价专业扎实基础知识,具备智能建造全过程造价管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基于这一目标,高校与教师应结合相应培养目标编写符合人才需求的课程大纲,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

智能建造和造价知识体系融合需具备扎实的智能建造技术与造价理论基础。因此,智能建造专业造价人才培养须以专业综合知识为基础,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工程造价知识有机融合。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造价计量计价”等基础课程培养之上,增加装配式施工、机械原理与控制工程、智能化施工等方面理论知识及较热门前端造价数智化实践教学课程,如BIM5D、BIMVR等,使学生综合具备数智化造价成本管理技能,形成多学科交叉意识,能在智能建造项目决策到施工运维等阶段良好发挥数字化成本管理能力。

(三)课程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

课程评估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除了传统考试评估外,还应注重过程评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对定量评价结果分析和定性评价结果分析(如学生评教、调查结果分析、听课结果分析)。同时,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供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此外,还应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2]。

三、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构建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这不仅是为确保教学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是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环节与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工程造价专业对于学生技能与运维相关造价软件实操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造价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开设若干热门操作性较强的 “动手”课程。

(二)整合教学资源

为支持数智化课程教学,教师需对各种教学资源整合,例如电子教材、模拟工具等,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元化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实验、社会实践以及教学实训是学生实践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实践学习,从真实实操环境下与就业衔接,为后期毕业后的真实就业打基础。

(三)注重实践教学

在数智化课程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模拟项目和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检验理论与走出学校有效桥梁,在高校经费允许情况下可继续增添造价应用软件进行辅助造价实操技能,同时努力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强实践性弥补高校教学实操欠缺现状。

四、总结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为工程造价专业提供一套系统化、层次化、实践化的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数智化人才的需求。总之,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数智化工程造价人才,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克志,苑宏宪,邓建俊.智能建造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J].教育教学论坛,2023,(37):76-79.

[2]黄剑,赵士德.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数智化课程建设探索[J].建筑经济,2023,44(z1):432-4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