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数据的情景教学模式对现代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升效果分析

莫晓艳
  
学术与研究
2023年64期
玉溪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尤其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凸显出个性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对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合理创新情境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出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合理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在此过程中,相关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并将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以情境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英语词句展开翻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翻译和理解能力。本文针对基于大数据的情境教学模式展开分析,介绍了此类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探讨了该模式对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效果,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情景教学模式;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升效果

在现代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相关英语教师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有效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合理优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更好地发挥出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因此,相关高校教师应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大重视,并基于大数据创设教学情景,全面创新教学对策,使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得到优化,充分保证教学效果,有效增强学生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大数据的情境教学模式设计要点

(一)大数据平台建设

在基于大数据创建情景教学模式时,需要有效建设大数据平台,其需要包含多种功能模块,以此来采集、处理、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视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存储,这样可以为自身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合理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做好具体的教学研究工作,发挥出情景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二)个性化教学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英语翻译情景教学模式,需要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当中的个性化算法,以此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为其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有效收集相关的学生信息,包括学生背景、学习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1]。

(三)实践教学模式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基于大数据来创建情景模式,需要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并充分结合实践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大数据平台,有效创建虚拟实验室,在此情况下,学生可以进行实时的翻译实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有相应的个性化数据生成。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数据,对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展开评估,明确学生学习的改进和提高方向,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翻译和理解能力[2]。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一)过度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而言,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此来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在以往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英语成绩虽然十分出色,但其缺乏足够英语交流能力,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较弱,无法通过英语进行准确表达,这也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对于部分高校而言,由于没有高度重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这也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只是对英语单词或者句子进行记忆,但还无法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熟练运用。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还未产生足够重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一般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在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通常会受到书本知识的限制,因此未能使现实生活与英语翻译进行有效联系,无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对英语语言进行灵活运用,最终降低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所以,在当前阶段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局限,对学生视野加以拓展,全面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3]。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采取机械化的传授方式

对于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而言,一些英语教师还没有高度重视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点的教学内容,这也导致其在教学工作中未充分培养学生对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此情况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期间,也没有充分去学习和研究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技能,尤其对于非英语翻译专业教师而言,其所研究的翻译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因此无法保证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对翻译知识进行讲解时,该部分教师未能对课堂活动有效组织与开展,不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掌握英语翻译教学所需技能,进而降低了翻译教学质量。从高校角度来看,其未对教师展开系统化的培训,这也导致教师在掌握英语翻译教学技巧时缺乏有效途径,在学习时过于碎片化,因此无法有效保证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其需要对教材内容充分理解,并要有效利用翻译教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不同模块知识有效掌握,全面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翻译能力。相关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往往分开讲解英语翻译和其他的教学内容,由于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进而导致学生容易忽视自身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一些高校英语教师未能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在实际挖掘英语翻译知识时往往不够深入,所以学生无法对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产生深刻体会,未能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下降。所以,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教学理念进行有效创新,并创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效拓展教学途径,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创建大数据平台,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可以对英语翻译具有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产生正确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需要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这也是其在大学中经历的十分重要的英语考试,一些学生在通过考试后会认为自身对英语具有较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从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的重点来看,其往往是考察学生对英语的听力与阅读能力,但未重点考察学生对英语的表达与翻译能力,所以只凭借此考试结果无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综合反映,尤其是学生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其仍是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与此同时,英语翻译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自身往往具有一定的惰性,在实际翻译时往往直接看参考答案,未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投入充足时间与精力,没有对语句当中的语法以及知识结构进行充分研究,在翻译时存在敷衍现象,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自身对英语的翻译能力。除此之外,许多学生未对英语语法进行准确掌握,在翻译时往往对汉语思维进行套用,进而导致其翻译的语句不够正确。具体而言,当学生在翻译时采用汉语思维,将会导致内容的翻译存在错误,而且读起来也十分拗口。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其没有充分熟悉英语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未能全面掌握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进而导致其在翻译英语语句时还过于生涩,未能对语句的真实含义产生正确了解。在实际翻译时,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掌握,明确英语的语态、时态,为学生的英语翻译打好基础,而且还应在翻译后充分润色其语言,确保做到删繁就简,确保学生能够流畅的进行英语表达。学生通过掌握扎实的词汇,可以使自身的语言素养得到提升,并有效提高英语知识水平,而且还关系到英语翻译质量。但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对英语词汇教学还未产生足够重视,一般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自觉性,未对学生积累英语词汇情况进行监督,使得学生在英语翻译时无法对内容进行准确传达[5]。

三、基于大数据的情景教学模式在现代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

在我国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各高校应该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全面创新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体系,并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够进行充分掌握,并在自主学习后对相关翻译知识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训练,通过具体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从高校角度展开分析,其需要高度重视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的编排教材,并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展开分析,其需要明确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点课程,确保学生可以充分掌握相关英语知识,使学生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针对高校当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播放电影和阅读英语报刊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储备更多的英语词汇,培养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英语语言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师应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其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建立起完善的英语课程体系,认识到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合理创建情景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6]。

(二)引入多媒体机制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应用,可以将相关知识内容更为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包括英语语言结构、语法以及相关词汇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英语语法以及单词。对此,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加大重视,并充分展开研究,使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进一步保证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原声电影,对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加强锻炼。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短视频等进行播放,或者可以对学生们喜欢的电影进行播放,通过电影人物的对白使学生可以对英语语句的翻译方法进行掌握,使学生可以对中文与英语两种不同语言存在的风格差异产生深刻认识。对于一些经典电影,教师可以讲解其中的翻译技巧,使翻译教学具有的正面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确保学生可以正确认知相关的多媒体知识,使互联网资源在教学中有效发挥作用,调动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后,可以采用网络技术,使学生对国外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产生相应的了解,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教材,使学生视野得到拓宽,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途径[7]。

(三)开发微课资源

在以往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后,通常缺乏足够时间对学生展开练习活动。在此情况下,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与巩固相关的英语知识点。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其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教师应对其中的优质素材加以选取,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制作微课,使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有效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做好课前对知识的预习,在课内开展学习活动,并在课后对知识加以巩固。在采取此种方式后,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效打破时空限制,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可以在课后进行反复学习与练习,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翻译能力。与此同时,微课教学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学习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在微课教学期间,需要对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加大注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为其选择要翻译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针对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调动,确保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自身个性有效凸显。此外,在微课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英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创新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形式。在线下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自身的动态学习资源进行获取,在平台中有效记录相关信息,具体包括学生登录平台频率和学习时长等,并要明确学生对相关微课视频的实际点击次数和播放时长。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线下学习状态,并保证教学方案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8]。

四、大数据情景教学模式对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效果分析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现如今,各高校想要有效创新自身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需要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情景教学模式,从而使英语翻译教学情境得到合理创设,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英语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效结合大数据技术与情景教学法,以此来有效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充分掌握英语翻译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升层面展开分析,其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在运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可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监测,使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使英语翻译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高效管理教学过程,对学生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以此来有效开展个性化教学,结合学生信息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此外,基于大数据创建英语翻译教学情景,可以合理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9]。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大数据创建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对象进行准确把握,确保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开展的针对性。针对大数据技术展开分析,其不仅具有较大的数据量,而且还可以及时、有效的反馈数据,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合理优化教学情景创设,进一步保证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质量。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明确具体的教育对象,运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结合学生反映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调控。对于学生而言,其往往表现出相应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选择,并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充分培养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确保学生对学习具有充足动力。与此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深入挖掘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数据,结合数据量化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所以,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需要相关英语教师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树立起良好的大数据思维,科学创建教学情景,以此来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10]。

(三)开展客观的教学评价

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英语翻译教学过程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对具体的教学成果展开客观评价。应用大数据创建的教学情景,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相关教学平台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录,使学生可以无限次的进行循环观看,并非是不可逆的学习模式,因此具有明显优势。与此同时,在教学后期,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教学内容展开分析,以此来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确保可以准确评价翻译教学成果。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英语的视听教学,使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教师而言,其可以采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确保学生对英语翻译知识充分掌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自身应和学生加强交流,确保二者在思维与认知上保持统一,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有效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合理优化教育系统,以此来进一步保证翻译教学效果[1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景,以此来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在相应情景内对英语进行翻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嘉,颜宝琴. 新媒体技术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和译者主体性认知[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11):后插3.

[2] 陈莹. 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评《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研究》[J]. 高教探索,2018,12(11):后插9.

[3] 阿米拉·阿布都热西提.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3,32(18):44-46.

[4] 朱林.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评《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高教探索,2020,11(2):138.

[5] 吴娟娟. 微课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82-183.

[6] 朱晓博. 校企共建”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147-150.

[7] 李燕.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5):41-44.

[8] 聂晓璐. 立足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9):180-182.

[9] 魏维,高竹韵. 基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0(6):129-132.

[10] 任忆.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方法[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3):113-115.

[11] 刘学磊. 应用为本,学而习之 ——高校英语翻译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5):86-88.

教改项目:“产出导向法”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2022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