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金融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王心宇
  
学术与研究
2024年6期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北京市 1000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概念,采用2013~2020年的部分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其关系进行了基本分析。并且探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能够使农村金融更高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山东省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全面推进农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支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山东人民全面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村现代化、振兴齐鲁样板省的重要时期,必然也需要质量更高、规模更大的农村金融服务来助力发展。

1.2研究意义

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发展建议,能够助力提高山东省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其次,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研究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及推进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山东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现状分析

2.1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2.1.1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特点

山东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在山东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是比较活跃的金融机构,它们在存款份额、信贷份额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但是,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渐放开,山东政府也对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升级,农村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也在逐渐下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开始出现,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2.1.2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定量分析

为更准确地衡量山东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选取了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山东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两个指标,相关数据来源于2016-2021年《山东金融运行报告》、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等。

在2015-2020年间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由5620个降为5028个,下降了大约10%。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则呈现出明显的连续增长趋势,五年间由301个增至610个,增长了约一倍,其法人机构也增长了约25%。由此可见,山东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在快速发展中,为山东农村金融服务逐年贡献着更大的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山东省也在大力推动金融助力乡村发展,并且持续加大涉农信贷规模。以普惠型涉农贷款为例,2018-2021三年间,山东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稳定增长,平均增长率在28%。

这两个指标可以说明,近年来山东省农村金融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在信贷服务上,整体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结合政府的支持政策,山东省农村金融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2.2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2.1山东省农村经济总体情况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山东省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山东农村地区GDP水平,本文选取了2015-202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相关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

近五年来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5年山东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930元,在2020年达到了18753元,增长率达45%。

2.2.2山东省农村产业发展数据分析

为进一步衡量山东省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本文选取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这一指标衡量农业的发展效率,以2013-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013-2017年山东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在2015-2017年间,有所下跌。说明山东省各级政府还需继续保持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继续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稳定发展。

2.3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知,山东省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状况较好,山东省农村经济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虽在不同年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处于平稳提升中,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会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

3 山东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尽管山东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向好,但目前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发展程度低

目前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普遍比较单一匮乏,以小额度的金融农业贷款为主,部分金融机构的业务仅局限于贷款方面。然而,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等发展,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的存款贷款,因此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程度较低,会阻碍农村地区的进一步经济发展。

3.2资金供给效率低,结构失衡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金融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投资过少等原因,造成农村金融供给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当地民众需求。农村金融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农村金融机构更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资金外流,未起到对农村的实际帮扶作用。

3.3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政策缺失

一是农村地区的社会信用意识较为薄弱,没有构建起严谨可靠的信用体系,容易发生不良贷款的情况;二是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方面水平较低,这都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目前信用环境较差的问题。并且,针对农村金融,我国尚未形成严谨完善的法律法规,不利于农村金融的稳健发展。

4 农村金融支持山东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4.1继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规范发展新型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同时控制金融机构的数量,因为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总量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金融机构增加太多会加重农村金融的负担,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其次,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真正流入能够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和领域中,可对相关机构提供财政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支持。

4.2增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未能适应三农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在较落后的地区增设营业网点,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以此满足民众需求。

4.3健全农村金融监管和调控机制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市场准入、运营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民营商业金融机构进行明确规定,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依法加强机构监管。

对于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构建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并建立完整的风险测度体系,增强自身的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志浩.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山东省郓城县为例[J].山西农经,2022(16):170-172.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2.16.051.

[2]何红雨.农村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促进作用发挥——评《立足“三农”,推动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4):245.

[3]高配山,唐绍欣.山东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51-55.

作者简介:王心宇(2003年—),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文章研究方向是金融学,北京市,邮编10000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