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知识图谱的党建引领下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践
——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党建引领下,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构建知识图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本文详细阐述了在该校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和思政元素的融入,该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本科大学阵地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知识图谱,党建引领,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规划一般项目)“党建引领职业院校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党性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DJYB067)
一、引言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要求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屈宇清认为大学英语既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英语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职业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本科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该校的英语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将党建引领与校本特色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国际视野。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党建引领下,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构建知识图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知识图谱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将知识图谱融入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知识图谱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知识图谱构建的目的和意义非常重大。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推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并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范围限定在该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探讨如何将党建引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构建具有该校特色的英语课程知识图谱。
该研究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当前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挑战及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法: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详细分析该校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过程和效果,为本文提供实证数据。
3.问卷调查法:针对该校英语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设计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看法和建议,以更全面地了解实施效果。
4.深度访谈法:与该校英语课程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经验和遇到的挑战。
5.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党建引领下,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党建引领下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
姜秋杰指出推进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使命。高校党建目前存在问题是党建推动课程思政的路径不清,课程思政实施主体责任不明。
(一)党建引领的重要性
1.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建引领是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保障。在各项工作中,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执行。
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建引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可以加强对基层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建引领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各项工作中,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建引领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党建引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二)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是指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需求,结合英语教学大纲,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的一门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的英语课程。
2.特点:
针对性强: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针对学校的特色和需求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融合专业特色:由于该校是计算机软件大学,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将计算机软件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相关知识。
课时保证:该校非常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保证了大学英语教学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英语学习时间和机会。
培养目标明确:该校的“三好一专”培养目标里其中“一好”就是英语好,这体现了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和期望。同时,学校致力于培养“学好软件,报效祖国”志向远大的双高人才,这也为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总之,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是该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设计的英语课程,具有针对性强、融合专业特色、课时保证和培养目标明确等特点。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党建引领与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结合点
党建引领与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结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党建引领下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党员培养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党建引领下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将党员培养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党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党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为培养合格的党员打下基础。
3.校园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党建引领下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将校园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校训校风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会实践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党建引领下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将社会实践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党建引领与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结合点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培养、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等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为培养合格的党员和社会人才打下基础。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
相丁心、张永宁使用Citespace5.5.R2可视化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中2017—2021年的相关文献为样本绘制图谱,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整体概况、研究热点、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已经从起步期、探索期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但未来应该从增加研究视角、拓宽研究深度广度、增强研究持续性完整性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技能,更是一门关乎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课程。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公民。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关注社会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让他们成为一名有道德情怀的公民。
3.丰富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中,是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这有助于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通过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融入思政元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知识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1.理论基础包括本体论、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等。本体论是知识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关注的是如何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概念进行分类和定义,以及这些实体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描述。知识表示是知识图谱构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符号化手段对知识进行形式化描述,从而能够被计算机理解和处理。知识推理则是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来发现新的知识或验证已有知识的正确性。
2.实践方法包括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存储等。知识抽取是从各种数据源中提取出知识的过程,这些数据源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等。知识融合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存储是将抽取和融合后的知识以某种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
3.在构建知识图谱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首先,要明确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和应用场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抽取和融合。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算法,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维护,以保持知识图谱的时效性和可用性。
总之,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完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和技术,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的具体实施步骤
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构建步骤:
1.确定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首先,要明确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即要解决什么问题,满足哪些需求。在融入思政元素的情况下,目标可以是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等。
2.收集和整理思政元素:收集和整理与思政相关的元素,包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等。这些元素可以作为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和关系。
3.设计知识图谱的架构:根据思政元素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知识图谱的架构。架构可以包括节点类型、关系类型、属性等。例如,节点类型可以包括人物、事件、地点等,关系类型可以包括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
4.构建知识图谱:根据设计的架构,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等技术,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抽取节点和关系,构建知识图谱。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知识图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融入思政元素:在构建知识图谱的过程中,要注重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添加与思政相关的节点和关系,或者在节点和关系的属性中添加与思政相关的信息,来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
需要注意的是,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更新,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知识图谱,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案例分析
(一)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概况
该校为我国第一批15所职业本科院校之一,职业院校本身就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具备很强的政治意识和很高的政治站位,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自觉把职业院校的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把自身发展与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而不能陷入只讲业务不讲政治或只顾业务不顾政治的狭隘思维之中。
为响应我校“三好一专”育人目标,并结合职业本科教育特征,以便为国家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人品好、英语好、计算机好、精一门专业技术”的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双高”人才,大学英语课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立足社会和职业教育实际需求,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兼顾语言学习、职场素质培养和思政教育,树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考虑到专业发展及对接国家需求,课程思政素材选择的切入口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走出去”: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课程是职业本科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相对而言学分多,学时长,覆盖面最大,影响面广,且在英语学习和使用时面临中、西文化的交互影响,因此,立德树人,扣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研究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并付诸实践尤显重要和必要。
该课程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语言知识为基本目标,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以“课程思政”为先导,以“三全育人”培德铸魂为理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建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传统美德的理念,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等同课程学习结合到一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知识图谱构建实践
1.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申报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题并立项,为该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研究、创新的方向;
2.课程思政师资建设,打造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总结教学实践与研究,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课程并立项,为该研究提高了人力保障;
3.育人先育己,开展部门内部课程思政培训会议,组织参加国家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学习并取得合格学时证书,提高了教师对课程思政含义的理解,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4.集体备课,课程组成员群心合力,师师分工协作,依据精选教学素材,深挖细耕,讨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定制互动与作业,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材料选择:中国元素,将专业课程内容用一条思政线索串联起来,培养文化自信及自豪感,讲好中国故事;多元教学素材来源:包括外研社U校园备课素材、国内外权威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等。
5.“赛教融合”团队建设,加入江西省外语学会,打开与外界沟通的通道,与兄弟院校教师交流经验,积极搜集校外各类适合我校学生参加的英语赛事,并全体研究成员积极参与,动员教师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学生有序参赛。
(四)实践成果与影响
在党建引领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构建知识图谱,可以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有机融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介绍实践成果与影响。
1.构建了以党建为核心的知识图谱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党建引领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构建了以党建为核心的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英语课程知识体系。
2.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深入了解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3.促进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有机融合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党建引领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促进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分析与讨论
对于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党建引领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成果,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通过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英语课程相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融合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党建引领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中,促进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融合模式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三)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融合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成果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融合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秋杰.(2022).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的四维路径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科学咨询(科技·管理)(07),160-162.
[2]屈宇清.(2020).职业技术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海外英语(22),147+149.
[3]相丁心 张永宁.(202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海外英语(08),117-120.
[4]范艳霞.(2023-06-16).党建引领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党员党性路径研究.中国文化报,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