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田径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的必要性、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提升田径训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能锻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和综合素养。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基础项目,其训练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的必要性
(一)田径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作用
田径运动涵盖了跑、跳、投等多种基本运动形式,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身体柔韧性,为其他体育运动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二)田径训练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
田径训练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田径训练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田径运动的团队协作性质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田径训练对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作用
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团体赛等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团队协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田径比赛中的竞争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促使他们在训练中更加刻苦努力,追求卓越。
三、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的方法和策略
(一)科学地制定训练方法和计划安排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转而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等个体差异,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精心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训练计划和教学方法。具体而言,训练计划应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确保训练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训练计划的安排还应遵循循序渐进、全面发展的原则,从基础训练到专项训练,从技能训练到体能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通过科学地制定训练方法和计划安排,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在各个训练阶段都能得到全面而有效的锻炼,为他们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兴趣爱好。因此,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和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训练内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体能训练的比例,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于技能掌握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技能训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通过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个性化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多元评价体系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田径教学评价往往以单一的运动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应包括运动成绩、技能掌握、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具体而言,运动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技能掌握可以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可以体现学生对待训练的态度和积极性;团队协作则可以评价学生在集体项目中的表现和贡献。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多元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科学地制定训练方法和计划安排、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多元评价体系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等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提升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方法和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法和策略,为培养更多具有优秀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的探索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地制定训练方法和计划安排、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多元评价体系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等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田径训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田径训练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J]. 刘晓洁;孙静.高考,2021(11)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J]. 王佳.田径,2020(12)
[3]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J]. 宋鹏.新课程(中),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