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研究

赵飞燕
  
学术与研究
2024年11期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从探究了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影响作用,结合中国2007-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具体而言,人工智能通过收入增长、岗位更替和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由此,本文建议应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力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2010年以来,各经济体人工智能水平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可能需要更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劳动力需求,劳动者将会不断投资自己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那么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呢?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学历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岗位的增加以及收入的提高(谭泓和张丽华,2021)。总的来看,针对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的文献整体上较少,因此本文边际贡献在于丰富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的相关文献,并且在实证上对二者之间的影响进行相关检验。人工智能通过收入增长、岗位更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促进人力资本提升。首先,人工智能通过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增加收入,而收入增加时,家庭会将更多收入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其次,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会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还会通过岗位更迭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胡晟明等,2021)。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通过豪斯曼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 表示地区i在t年的人力资本水平,表示地区i在t年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度。Xi 表示其他控制变量。本文关注估计系数,数值越大表示地区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越深,人力资本水平越高。

(二)变量测度和数据来源

一、解释变量: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借鉴程承坪(2021)的方法,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以“人工智能”为关键词来检索专利申请量,并以此作为人工智能的指标。

二、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人力资本水平,由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本文考虑控制国内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对外贸易、基础设施、政府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劳动生产率(labor)采用GDP除以从业人员数量来衡量,对外贸易(exp)采用进出口总额与 GDP比值来衡量,基础设施(infra)采用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政府行为规范(gov)采用国家预算内资金除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衡量。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本文选取2007年到2019年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西藏)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人工智能专利数(AI)来源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人力资本(Edu)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从业人员数量、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员数量、进出口总额、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国家预算内资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基准回归结果

按照计量模型的设定,本文得到的基准回归结果如表 3-1所示。 其中第(1)列表示不加入控制变量而只加入人工智能的回归结果;第2-6列表示不仅加入核心解释变量人工智能,还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结果。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回归系数均十分显著且符号方向为正。这说明人工智能的专利数的提高确实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从控制变量的角度看,发现所有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皆是显著的,且除了对外贸易和劳动力就业的回归系数是负的,所有的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皆为正。回归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四、结论

本文在探究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翁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会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促进岗位替代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种方式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且利用2007年至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泓,张丽华. 人工智能促进人力资本流动与提升[J]. 科学学研究,2021,39(05):833-841.

[2]胡晟明,王林辉,朱利莹. 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吗?[J]. 财经研究,2021,47(06):61-75+91.

[3]程承坪,陈志. 人工智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2021,(10):8-17

作者简介:赵飞燕,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