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林荣在
  
学术与研究
2024年16期
龙岩市永定区城南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议题式教学,赋予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教师不再直接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而是设置议题,通过讨论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备教学评一体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以“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议题教学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备课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整合资源;教学环节介绍了创新教学方法及引导学生探究的策略;学习环节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评价环节提出了多元评价方式及促进发展的方法。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议题教学设计思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1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其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探讨,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议题的深入探讨,学会分析问题、理性思考和做出明智的决策。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而且对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也至关重要。(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探讨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负责任等重要的道德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这对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议题式教学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这些技能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成功非常重要。(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社会议题的探讨,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议题的深入探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策略

2.1优化议题设计

(1)设计开放性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议题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参与议题讨论的主体,议题式教学应该基于活动来进行;通过对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在开展现场辩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出议题的答案,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教师既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设计开放性议题,从而为议题式教学环境的打造和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设计生活化议题.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设计,提高课程内容与议题的契合度,使学生能够在展开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设计议题,并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消除学生对议题式学习的抵触心理,从而有效发挥议题式教学应有的价值。

2.2重视学生的日常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以德育教育为主,以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内容不仅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体现,也应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来了解学生,还需关注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观察学生,同时运用班级评比栏记录每位学生的课内外表现。在教学中,通过观察班级评比栏,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和落实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素养提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评价方式。传统的笔试和口试等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2)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和特长都不尽相同,因此,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4)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结语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探讨了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涂清.小学道德与法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研究[J].学菀教育,2022.

[2]刘娜.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