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中职教学发展的趋势。以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为例,分析其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以促进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中职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
引言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要人物,而在课堂上,学生们只能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很难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因此,他们的教学成效并不显著。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他们在学习中消极、被动的状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并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和现实的教育状况相联系,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课堂。通过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中职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1.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1.1.翻转课堂
与过去的传统教学不同,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时间进行了重新安排,让学生能够在充分地使用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开展自己的独立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翻转为学生课前通过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自学,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期间遇到的问题。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做到了知识的内化,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
1.2.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相互结合,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混合式教学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快。因此混合式教学在学校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者分析等因素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2.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传统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中,当前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大多数情况是在网络实训室讲授课程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师讲授时间过多,学生实践操作时间较少,长时间的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轮到学生实际操作时,学生由于听课时间过长,会出现实际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学生由于是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不高,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不佳。
2.2.学生水平有所差异,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因为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源的复杂性程度,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打电脑游戏没考上高中,这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一部分了解,加上对计算机天天使用,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也有的中职学生由于部分原因,没太多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了解以及兴趣不够强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中职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按照课程大纲进行统一的教学,按照一致的教学任务和实训要求,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网络资源丰富,学生不能正确利用
当前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各类学习资料很容易就可以获取。中职学生基本上都配备了手机,部分学生还配置了电脑。基本上中职学生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都超过了4小时,上网聊天、刷短视频、购物、电影、打游戏等成为中职学生生活学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4~16岁,该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在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中,无法发挥网络资源辅助学习的优势,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3.1.课前线上自学环节
课前环节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是翻转课堂是否能完美实施的前提条件。课前教师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学习内容可以是教师录制的微课、课堂数字化书籍或者是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视频。教师根据学生水平设置课前学习任务,并布置课前学习测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新知,参加课前测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学生在自学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选出较为有共同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
3.2.课堂探讨交流环节
在教学环节中,课堂探是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主要阵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或各种学习分析工具,来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状况进行诊断和分析,并将集中反馈的典型问题作为引导,逐步突破重难点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协作、探究学习、成果展示分析、教学资源浏览等环节,也可以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点充分利用起来。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大多数时候课程围绕在机房展开。在机房进行授课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自学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并留出5~10分钟给学生理解。同时以项目为驱动,分组展开实训,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任务的探究。完成实训之后,各小组分别展示实训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点评演示小组存在的问题并评比出优秀作品。
3.3.课后交流反思环节
课堂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内互相讨论,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以小组的形式将问题和不足进行汇总,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把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统一整理,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巩固消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的反思和总结,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课中探索、课后反思的学习过程,不断内化所学知识,使学生从课堂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参考文献:
[1]曾彦铭.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教育学,2022-06.
[2]戴铮,杨威,穆莉平,张宇.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