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21世纪5C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新授课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实例应用

叶小丹 孙静 陈钰婧
  
学术与研究
2023年35期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信阳 464300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类学科,需要通过结合课堂合作小组的课堂活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本文主要探讨四种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生物新授课课型中的实例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合作模式

一、研究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对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公民21世纪的核心素养是全球教育的共同目标。综合国际人才需求和中国的教育体系,21世纪5C核心素养应运而生。21世纪5C核心素养包括审辩思维、文化理解与传承、沟通、合作、创新五个内容,这些素养内容与以学习合作小组为载体的活动能达到的效果高度契合。学生可借助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锻炼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教师定向设计引导可锻炼对学生的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素养。在学习小组活动中,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恰当的教学素材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辩能力。

二、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生物新授课中的实例应用

(一)“三人为师”法则

“三人为师”的课堂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自己发掘问题,自己寻找答案。教师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教师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

2.学生按照规则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听取前面同学的想法后可以判断其合理性,然后整理自己的思考方向,寻找问题的答案

4.学生自我总结讨论的结果。

我们在《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课中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果蝇杂交实验中白眼性状总跟性别相关联,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并说明你的理由,接着ppt展示XY染色体区段图。学生ABC分别有三种不同的假设,其他同学做出选择,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例举证据,并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来解说。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三人为师”法则将课堂变成学生主导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师建议学生要看到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寻找证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

(二)滚雪球式讨论

滚雪球式讨论法是一种由老师组织,在学生间进行高效讨论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法。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先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每个学生针对问题写下自己的想法(或答案)──无论对错。

2.约两分钟后,让学生与邻座的同学分享他们写下的想法;

3.讨论两分钟后让他们再找另一个二人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心得。

4.如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再找其他四人小组继续讨论下去,直到全班都加入讨论为止。

我在讲细胞器时,因课本中提到溶酶体里的水解酶可以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由此我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然后借助滚雪球式谈论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二人分享各自的想法,接着四人讨论可能的原因。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多种可能性原因。通过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突破边界、打破常规,尝试答案的不唯一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创新的核心素养。

三、心口合一解决问题

心口合一解决问题是指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扮演“问题解决者”和“听闻者”。教师给出问题,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题解决者”大声朗读问题;

2.“问题解决者”陈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

3.“听闻者”根据“问题解决者”的步骤解决问题,并就不清楚的地方提问;

4.“听闻者”不能替代“问题解决者”解决问题,发现错误也不能直接指出;

5.两人互换角色继续解决问题。

在讲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这节课时,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并结合假说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遗传图解进行演绎推理,在此过程中“问题解决者”通过说出解决问题的每个步骤来强化深度分析能力,“听闻者”在解根据“问题解决者”的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整理出分离定律的过程。

在解答问题时,学生需要思考不同的观点、权衡利弊,并形成合理的观点和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有效沟通的能力。

四、拼图学习

拼图学习是指课前先把学生分成五至七人小组(依班级人数而定),每一组负责学习一个新的课题项目。上课时,小组聚集讨论每人的学习结果,包含其中的差异与共识。综合结论后,小组成员共同决定什么是课题重点,以及如何将此课题”教会”其他小组, 此时,该组每个成员都变成该课题的“专家”。

第二轮分组,将原先的每一个“专家组”打散到新的小组,新的每一组中都包含了一个原来某特定议题的专家。每一个专家负责把原先该组讨论出来的重点与结论教导新一组的同学。

过了一段时间后,每个人再回到原先的“专家组”,把在别组学来的知识再分享给组内同学。最后再由教师整合讨论,决定是否还有未清楚需要再讨论的问题,或是决定下一个应该讨论的议题。

在讲授《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这节课时,由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容比较多,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拼图学习”法,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下丘脑组,垂体组,甲状腺组,肾上腺组,胰腺组,性激素组,每个小组共同决定他们课题的重点内容,例如:下丘脑组合作讨论的重点内容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然后打散到另外新的小组里,学生们通过分享自己原来组的重点内容,通过倾听到别的组的重点内容再带回自己原来的组里分享,来来回回的“拼图”,合作交流共享中让学生学会沟通、合作,筛选重点内容,创新学习方法。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新授课课例中灵活应用不同的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能发展21世纪5C核心素养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文化理解与传承、沟通、合作、创新能力,为更好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师曼,刘晟,刘霞,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2]刘文娟.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22.

本文系河南省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2023年度研究课题《基于21世纪5C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习小组合作模式研究》(立项文件号:教体教研(2023)182号,课题编号:JCJY23225)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