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包弘妍
  
学术与研究
2024年25期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核心素养导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需求,同时对于促进教师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质量教学课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要求,针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完善整体课堂教学体系。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更好地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使得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人士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的教学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需要积极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并应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构建一套更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以及价值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应当从发呢明确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持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感受到语文学习趣味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相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使学生不受外界干扰,在语文课堂上始终集中精力,教师就要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课堂活动、组织竞赛等不同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使“教-学-评”一致性得到确切落实[1]。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对于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地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富饶物产,激发对于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观看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解课文中的语句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借助多媒体视频辅助能够将课本的文字以更加立体、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助于提升教师知识讲解效率,确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中的“教”。让学生在亲自观察与思考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实效性

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必须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教-学-评”一致性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以突出其自主性,而不是仅仅引导其进行独立思考[2]。在合作教学的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思维的转变与发散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梅兰芳蓄胡须》这一文时,教师可以摒弃以往直接进行文章内容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展开自主分析与探究。提前为学生设置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梅兰芳蓄胡须与其唱戏有何关系?蓄胡须背后的深意是什么?课文中有哪些前后呼应的语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合作对文章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并在解答的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也能了解更多的问题思考角度以及解决办法,进而完成对“教-学-评”一致性中“学”的响应,强化自身核心素养。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强调学生主题发展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将教学评价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来看待,并延伸到课堂之外,以便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查漏补缺,制定更为有效又富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拓展,进而完善整体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有更为全面、完整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教学开展情况,来明确评价主体,以免评价过于单一或单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体验[3]。在完善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反思、批判思维的培养,通过加强评价活动的互动性,来增加学生对于整体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切实响应“教-学-评”一致性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课堂学习成果,回归现实生活,去观察一种植物,并进行课文仿写。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收集其成果并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随机选择,对仿写作品展开阅读分析,评价仿写的作品是否体现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体现了植物的特征等。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互评,丰富评价活动开展方式,充分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中的“评”,又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检验学生对于文章写作手法的学习情况,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必须明确“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从教、学、评三个角度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效率,强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真正构建起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莲.“教学评”一致性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4,13(05):51-53+92.

[2]吴裕林.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3,(36):13-15.

[3]王金妹.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3):2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