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刘怡伶
  
学术与研究
2024年25期
重庆市云阳实验中学校 4045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充分应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可将主题内容、思想情感相近的课文进行整合学习,使之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应用探究核心素养指导下群文阅读教学法,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1通过多维整合,培养学生思维性思维

世界是多维的,如果在立场、情感倾向、思维框架、视角等方面存在惯性思维,将很难客观、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转换视角,多维整合,走出思维的惯性,并进行自主、理性的辨析与建构。比如同一主题、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文章;或是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不同诗文,都可以进行融合,通过转换视角,理性辨析,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将《六国论》与《阿房宫赋》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六国覆灭”的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的前半部分,通过极力铺陈,展示了阿房宫的奢华,与后文“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由此对六国的覆灭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六国覆灭的原因在于“不爱其人”。三苏也都曾经写过《六国论》,其中尤以苏洵的广为人知,他开篇立意,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针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即六国覆灭是自身导致的,但又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即“不爱其人”与“赂秦”。教师可以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最终得出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六国覆灭”的原因。还可以给学生补充苏轼与苏辙的《六国论》,引导学生针对相同的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各自所持观点的依据,证明观点的证据等。通过多维整合信息,并多向学生反问“换一个角度看呢”,将能更好地防止学生片面地看问题,使其养成理性、客观的思维品质,真正通过不断地思考、整合、辨析培养自身的思辨性思维。

2扩展性群文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寻找出原著文学作品或课文的出处,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开展课堂群文阅读时,学生们能够基于课外阅读获得的丰富知识,具备一个良好的阅读基础。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学习。第一,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前,提前安排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可推荐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原著小说《水浒传》;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或是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即可先行记录下来。在开展课堂群文阅读学习时,学生可围绕课文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由于课文是原著小说的节选版,如果学生仅仅是单一地阅读课文知识,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会感到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围绕阅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教师可通过调查学生的问题,选取一些具有共性的学习问题,在课堂讲解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统一的讲解与解答。对于学生们所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则可进行“一对一”的解答。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阅读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有效地解决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主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师生们可围绕通过群文阅读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见到与遇到的各种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相关的现象,可让学生基于不同视角、不同视角,客观全面地看待我国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概述我国古典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3应用递进式群文阅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应用传统的、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而是应采用渐进式的阅读方法,学生可通过应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较好地融合阅读群文阅读当中的几篇课文,并进一步体现出群文阅读的主题思想。通过这样的渐进式的阅读方法,学生能够逐渐深入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将《屈原列传》《苏武传》进行主题的归纳总结。第一,这两篇课文都是古代人物传记,可归纳总结为“传记类”的群文阅读主题,教师可安排学生以通读的阅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第二,通过进行深读的阅读方式,可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写作的历史背景、主题内容、思想内涵,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深入全面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三,应用反复读诵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古代传记作品具有文字精练、内容隽永的特点。其既体现出传记人物的生平经历,也可使人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可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获得这样的情感体验之后,就能够更好地“穿越历史”,与传记当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教学“时空对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学生可围绕这些学习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学生在深入把握每一篇传记文章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把握群文阅读所具有的思想与内涵,并能够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群文阅读学习。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重视多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将阅读作为整个教学阶段最为基础的环节。在后续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注重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要求,一方面关注语言的理解和把控,另一方面强调对思维展开拓展和深化,基于学生主体要求建立主题和思维之间的联系,围绕核心内容组合议题,培养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聚焦语言特征,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超锋.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2):69-71.

[2]杨建峰.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11):165-167.

[3]张兴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03):114-1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