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路径研究

马颖
  
学术与研究
2023年43期
中卫市第五小学 省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邮编 750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中国义务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符合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能在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潜移默化的培育小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英语;英语课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这就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个学科的教学相融合。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文化意识,就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这说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之中,也包含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对于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和价值观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路径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小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定借鉴。

一、立足英语教材,植入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与日常生活、传统习俗等相关的,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自然地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着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节日、习俗、家庭、饮食等。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自然地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例如,在讲解“节日”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同时可以教授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也有很多现代化的元素和国外的文化元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索将这些东西和中华传统的元素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中西方的对比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情境表演。情境表演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情境表演活动,如传统礼仪、传统节日习俗等,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在讲解“礼貌”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拜访朋友”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问候、交流和道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如见面问好、待客之道等,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讲解“春节”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设置“春节的由来和习俗”等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3)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一种能够增强课堂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和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讲解“家庭”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家庭成员介绍”的互动游戏,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如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拓展课外学习途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学习也是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英文版经典文学作品、观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剧、参加英语角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英语学习视野,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阅读英文版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版经典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之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2)观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剧。观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剧是另一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电影和电视剧,如《孔子》、《功夫熊猫》等。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3)参加英语角。英语角是一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课外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英语角,与其他英语爱好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英语角中,学生可以结交新朋友,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保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英语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便在英语教学中自然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程度。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其历史、内涵、特点和价值,以便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此外,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应具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课本、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学习体验。同时,还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是文化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比较能力,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之处。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的一些方法和路径,为小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同时,本文研究可以为小学英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苏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3, (21): 67-68+71.

[2]张祖光,岳志坚. 课程思政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J]. 小学教学设计, 2023, (21): 49-52.

[3]陈超.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J]. 校园英语, 2023, (27): 151-153.

[4]郑娟妮. 核心素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J]. 校园英语, 2023, (22): 145-147.

[5]周官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J]. 学苑教育, 2023, (14): 29-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