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重要学科之一,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加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思路的拓展开始,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系统的课堂内外练习等拓展学生解决问题思路;通过数学思想的融入,搭建学生解决问题思维,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一、什么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学课程目标划分成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其中,“问题解决”是根本目标。相比较于数学中的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说,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够看成是数学三大能力的综合表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指的是学生从繁杂的问题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抽象转化成为数学问题,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反思,最后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一)明确问题,找准方向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教学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学的关注点往往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方面,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应用以及知识体系、知识模型的建立能力等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因此学生往往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问题的研究深度逐渐增加,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当前关键。其次,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相对欠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采用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由于课堂探究环节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惰性思想,尤其是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于跟随他人的思路,缺少自己的见解,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也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成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因此,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教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同角度入手,制定系统的练习方案,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
(二)思维培养,提升能力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思维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绝佳载体。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学会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理解的部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俱乐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之,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思维培养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问题解决中的检验与反思
现阶段有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粗心大意,对结果的反思不以为意,学习到知识后只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做完了就直接交给组长,等着老师的批阅,结果往往是错一大堆,发下来订正也草草写个正确答案就结束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对自己的答案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对很多不符合现实、数据脱离实际等现象也熟视无睹,“隐性错误”的发生概率就更高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产生的错误,设计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重新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从最基础的概念知识角度来解析自己错误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检验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自觉检验作业结果,及时纠正错误以及善于反思。
例如,有这样一道学生易错的应用题:小明带了16元钱购买了2袋酸奶,酸奶2.5元一袋,他用剩下的钱买雪碧,2元一瓶,他可以买多少瓶雪碧?在解答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写出的算式是“(16-2.5×2)÷2=5.5(瓶)”,在这个情况下,有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答案存在问题。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这道题目,只是粗心地认为自己做出了答案就是正确的。此时,学生对答案进行检验和反思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教师稍微提醒一下,学生就会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法买“5.5瓶”的。当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接下去就让学生反思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解答这个问题,学生的思路就被一下子打开了,都可以说出解决的办法。通过检验和质疑,我们培养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时检验和反思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三、结语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具备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剑.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探析[J].新课程,2022(28).
[2]李旋.立足减“量”提质,以适应性练习促进深度学习[J].教师,2022(13).
[3]豆宪兰.智慧练习+深度思维——小学数学练习课模式新探[J].智力,2021(36).
[4]王学军,张淑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型“互动生成式”课堂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