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索?创新?启迪
——依托“教育数字化”构建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方法探索
摘要:智慧课堂,既是信息时代诞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也是将技术融合于实践的一种新颖课堂形态。本文以教育数字化为基本背景,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为实例,从微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路搜索以及学习软件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了不同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数字化;智慧课堂;构建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语文作为学生学好其他任何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依托信息技术的多功能优势,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智慧课堂呈现形式,以满足新时期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一、借“微课”之翼,翱翔课前预习之海
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趣味性足、重点突出是“微课”的显著特点。“预习”作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环节[1]。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微课技术”辅助学生展开响应知识的预习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对所学知识产生基本了解和全面认识。在明确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在上课时更有侧重,更有方向。
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在进行该篇文章的微课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微课内容设定为“三个环节”。即“作者生平”“重点掌握”以及“预习任务”。在“作者的生平”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人物“讲故事”的方式,将老舍先生的文化身份、生平事迹以及代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创作背景的了解;在“重点掌握”环节,教师可以将该篇文章的重点词汇、语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知识内容进行逐一呈现,以此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在“预习任务”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残缺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二、以“平台”为舟,驶入教学情境之河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一种包含课程教学、德育、美育、劳育等10个板块资源的新型教育平台。不仅凸显了服务“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也产生了有效的推动作用[2]。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依托“平台”搜索与该篇文章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对资料的整合以及对其他优秀教师教学视频的观看,汲取其中的优秀设计制作教学课件,融入于自己的教学环节当中,完成高效备课。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依托“平台”搜集到的介绍“中国石拱桥”的解说视频和相应图片进行“直观情境”的有效创设,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可以直接利用课件呈现视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视频中的石拱桥都在哪里吗?”在考察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顺势引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阅读任务,通过创设“任务情境”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手法的理解与认识。
三、取“网络”之泉,润泽教学内容之田
“网络”是新时代人们搜索资料、查找资源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智慧课堂的创设过程中,就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途径,为学生搜索或让学生自己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此不仅能够全面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教学为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奥林匹克”十分熟悉,且十分热衷于体育运动,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在进行该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一项“前置性学习任务”。即“通过网络搜索与‘奥林匹克’有关的资料”,并将搜索到的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整理,发送到班级学习群中。当学生完成这一任务之后,教师则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逐一浏览,做到“心中有数”。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随机”选择学生上台,根据自己制作的“电子版资料内容”,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资料搜索”和“知识讲解”。其余学生在该名学生完成“讲解”之后,可对其进行提问或补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得到了锻炼。更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四、依“软件”之力,雕琢作业设计之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3]。就“沟通软件”来说,除了相对传统的QQ软件、微信软件之外,诸多以教育、休闲、游戏为主的软件也具备着沟通功能。软件丰富多样的设计形式和功能特点,也为初中语文教师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就可以依托“教育软件”实现对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落实及时有效的成果反馈。
以《背影》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该部分知识的系统学习之后,教师则可以利用学习软件为学生布置多元化的课后作业:
作业一:聆听“软件”中的阅读音频,感知朗读者的语句停顿和情感表达,并录制自己的朗读音频;
作业二:观看“软件”中的视频剪辑,重温文章内容,感知作业情感,并撰写500字的学习感受。将撰写内容上传至软件的“沟通园地”中,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当学生完成上述两项作业之后,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师端口登录软件。聆听学生的阅读音频。并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讨论情况,总结学生在该部分知识学习当中的进步与不足,形成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反馈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教师可以逐个浏览软件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内容。之后再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个人能力、兴趣特征,对反馈结果进行优化总结。最后,在将其发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账号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形式,也在落实“双减”政策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更为多元化、趣味化、现代化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实现了能力进步,获得了素养发展,推动了智慧课堂的高效创设。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数字化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趋势。在依托“教育数字化”展开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全面认识到数字技术的优势功能,不断挖掘不同数字手段与知识教学的融合方法。以新课标为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进行智慧课堂的高效创设。在彰显教育“智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龚珊珊. 以“智”建课——新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 (31): 114-116.
[2]侯倩倩.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智慧教学深度融合研究[D]. 合肥师范学院, 2023. DOI:10.27829/d.cnki.ghfsy.2023.000177.
[3]王文.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策略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 (11):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