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背景下主题班会的设计实践研究

刘瑞静
  
学术与研究
2024年34期
濮阳市实验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探讨了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阐述了主题班会在立德树人中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主题班会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的主题班会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为教师提供了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参考,对推动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主题班会;设计实践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主题班会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立德树人强调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与主题班会育人功能不谋而合。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主题班会还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使抽象的德育内容具象化、生活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主题班会的育人价值和实践意义愈发凸显,它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以初中语文课文《老王》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尊老爱幼”这一主题设计班会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体会作者对老王的细腻刻画和深厚感情。通过分析老王的言行举止,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与朴实。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类似老王的人物故事,引发对普通人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的思考。可以设置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与老年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制定“关爱老人”的实践计划,如定期看望社区独居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等。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美德,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主题班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主题的选择应当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关注社会热点,使班会内容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可以结合重大节日、时事热点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来设计主题。注重实践体验,设计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主题班会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讲座形式,而应当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中获得直观感受和深刻体验。还要坚持创新性原则,运用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等多样化形式,增强班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互动游戏等,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也可以邀请社会人士参与,拓展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在具体设计方法上,可以采用“主题确定-内容设计-形式创新-效果评估”的流程。主题确定要立足班级实际,结合学校德育计划和社会热点。内容设计要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生活实际。形式创新可以借鉴优秀案例,结合本班特色进行创造性设计。效果评估则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班会的策划和组织,培养其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可以成立学生班会小组,让学生轮流担任主持人或活动组织者,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要注重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部分主题班会,形成教育合力。主题班会的设计还应注意与其他课程和活动的有机结合。比如,可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相结合,深化学科知识的应用。也可以与学校的大型活动、社会实践等相结合,扩大教育影响。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设计,使主题班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育人平台。

三、主题班会实践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

以“诚信教育”主题班会为例,可以设计“诚信小故事分享”“诚信辩论赛”’“诚信承诺签名”等环节,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在“诚信小故事分享”环节,学生可以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诚信事迹,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诚信辩论赛”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诚信问题,提高辨别能力;“诚信承诺签名”则是一种仪式感强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案例分析显示,参与学生的诚信意识得到明显提升,班级整体氛围更加积极向上。通过前后测对比,学生在面对诚信困境时的正确选择率提高了20%,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也有显著增加。教师反馈表明,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诚实、开放,学生之间的信任度也有所提升。

以“环保行动”主题班会案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班会设计了“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实践”“环保创意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习惯。效果评估显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环保行为,如自觉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主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班级凝聚力也得到增强,学生们通过共同参与环保行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这些案例充分证明,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的主题班会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班会案例,可以总结出成功主题班会的共同特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实践性高。这些特点为今后开展主题班会提供了有益借鉴。案例分析也揭示了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如何保持学生的持续参与热情、如何将班会成果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比如,可以建立长效机制,将主题班会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定期跟踪评估班会效果。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线上互动平台,延伸班会活动的影响。效果评估是主题班会实践分析的重要环节。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行为观察、同伴评价、家长反馈等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主题班会的实施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掌握、态度改变、行为转化等维度,能够更客观地衡量主题班会的育人成效。评价过程应突出发展性和过程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和学习努力程度,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论:本文通过对立德树人背景下主题班会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实践案例的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主题班会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成功的主题班会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特别要注重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践体验和创新形式。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的主题班会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系:濮阳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立德树人背景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PJCJY2023224

参考文献

[1] 白海虾. 中学德育主题班会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2020.

[2] 梁红. 德育与心育深度融合的心理主题班会创新实践[J]. 中学教学参考,2020(18):1-2.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20.18.002.

[3] 余志权. 中小学班会的新思与实践 [J]. 中小学德育,2021(10):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