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协同机制探索
摘要;本文从分析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出发,从明确目标、相互信任以及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去探讨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有效协同的要点和关键因素,实施一些有关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有效协同的策略,旨在探索出一套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协同机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有效协同;机制探索
前言: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体育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积极的将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协同起来。
一、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所在
(一)教师指导的效能探析
教师指导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指导学生运动方法和运动过程,确保学生的安全,可以帮助学生处理解决在运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专业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体育榜样。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身份和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团队责任感。能一同完成需要多人的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经验以及学习体验。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有效协同的要点
(一)明确目标是协同共进方向
目标是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协同的方向,是老师和学生共进的方向。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要求,制定课堂目标,确保高中体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明确自己的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在合作中有共同的努力方向,能增强合作学习效果
(二)相互信任是有效协同基础
互相信任是高中体育课堂有效协同进行的基础,信任能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让学生听从老师项目安排、安全指示以及知识教育,也便于老师组织课堂活动和推进课堂内容,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信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队的凝聚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三)关注主体是有效协同要素
新课标指向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身体素质,去设计适合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活动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主学习空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三、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有效协同的机制
(一)活动与策略机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体育过程中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竞争,通过体育游戏来帮助小组合作团结,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小组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学习,提前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和体育素养,安排具体项目让学生完成具体项目,比如让部分身体素质弱的学生去打打羽毛球,让部分身体素质强的学生打打篮球或者跑跑步。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体育活动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高中体育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引导者作用,帮助高中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去指导一些学生合作活动,比如在打篮球时,教师可以作为裁判员和教练身份,去指导学生动作和投篮技术,比如在学生跑步接力赛时,教师可以帮助各个小组安排队形和动作指导,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老师的指导下,高中体育客课堂能得到高质量进行。
(二)评估与反思机制
有一个评估与反思机制能够有效的推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设立一些评估指标,要明确评估具体方面,比如小组合作效果、学生参与度、项目活动完成度,通过这些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学生的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听取学生对体育活动设计和体育课堂策略的意见和建议,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回顾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过程,总结经验,制定出更合理和更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改进学生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推动教师尝试更多样的活动和制作新的体育活动,推动体育教育的创新。
(三)鼓励与奖励机制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的相关调查及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意识整体认识较为清晰,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践行合作学习的时间上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提升合作意识的方法,同时相关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评价机制[1]。一个好的鼓励与奖励机制可以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在教师那里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高中体育课堂中能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制定奖励规则,要明确好奖励条件,奖励条件可以从学生的体育完成度、比赛排名、比赛精神来设立,可以提供多种奖励方式,比如说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奖状表扬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去鼓励学生参与多样的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会担忧拖后腿,此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放松心态,积极乐观,要让学生与学生间互相鼓励,互相进步。
总结:
教师与学生是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将教师指导与学生合作学习协同起来,能激发出非常强大的力量。学生在经过主体间性合作学习以后,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快速进步,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协同机制的完善需要广大的体育工作教育者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可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2):157-159+162.
[2]赵芳.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主体间性合作学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152-154.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04-9956-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