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文化作品项目化学习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板块明确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的融入及渗透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教学课题,其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敢于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助于推动文化本身的传承及弘扬等,使命重大,意义深远。本文即聚焦于小学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探寻项目化的革命文化学习设计策略,以期更为有效地发挥出革命文化作品的育人功能,助益学生取得最优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文化作品;项目化学习
小学语文承担着厚重的革命文化教育使命是普遍共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编纂了众多革命传统文化作品,但在这些传统文化作品的教学中,多以传统的、按部就班式地“你听我讲”式教学为主,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及钻研的空间有限,既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也限制到传统文化作品的发挥。在这一背景下,项目化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以项目为载体,将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拆分为具体、可行的探究项目,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体悟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及革命斗争历程,领悟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继而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同时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提炼项目主题,优化项目设计
小学语文革命传统作品项目化学习中,提炼项目主题及优化项目设计第一步,亦是关键一步。一般情况下,项目主题选择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及参与度,充满开放性而富有趣味的主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探究革命文化的兴趣等,继而保障项目学习过程的能动性、参与性。因而,在小学语文革命传统作品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着眼于学生需求及作品主题,科学凝练出富有探究意义及趣味性的项目主题,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项目学习设计也应同期进行,即着眼于项目主题确定学习目标、规划项目流程,树立航标,掌稳航舵,以厘清学习思路,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典型的革命传统作品,以“抗美援朝”为背景,既彰显出毛泽东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也歌颂了毛岸英同志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高尚情怀。聚焦于作品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寻“革命先烈的事迹”的项目活动,项目目标设定为: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要内容及背景,体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及信息搜集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整体目标的框架下,在以此为基准规划“文章阅读”“资料收集”“任务分配”“项目展示”等具体的项目学习流程,引领学生有方向、有方法地展开项目探究,保障革命传统作品学习的效益。
二、关注任务陈述,指明学习方向
确定项目主题及设计项目流程之后,便需要着手项目任务的制定与陈述。项目任务应该清晰地描述学生需要做什么,如何进行,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等。明确口清晰的项目任务能够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树立航标,确保其项目探究有重点、有方向、有预期。项目任务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给出,促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有方向地完成任务。
以部编版六年级《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金色的鱼钩》展现了一位老班长舍己为人、毫无畏惧地牺牲自我的形象,用朴实而感人的语言描绘,蕴含了深厚的革命忠诚精神。根据课程要求和性质,教师可以提供以下具体项目任务,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探索其中蕴含的浓厚革命精神:
任务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文章大意,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桌分享你从故事中获得的启发。
任务二:找出文中有关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有何隐喻,你能从中看出老班长哪些精神品质。
任务三: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目,尝试找出与“金色”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的句子,说说其蕴含了哪些革命精神。
任务四:上网收集一篇有关革命文化的文章,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以以上三大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分析文本,通过项目学习和自主探究,领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革命军人形象,并深刻理解金色鱼钩作为革命象征所具有的初心不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意义。这种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深远和有意义。
三、评价项目结果,反馈学习成效
要反映学生的革命传统作品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必不可少。有效的评价体系起着重要的反馈、诊断及调节功用,对项目学习的优化改进裨益重大。因此,教师应当构建真实、科学的评价体系,融合多个指标,采取观察、测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法,进一步关注学生在革命传统作品项目中的学习表现,形成客观及有效的反馈,以客观的评价结果为依据,方能发挥出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引领革命传统作品项目学习的持续优化。
在完成《金色的鱼钩》项目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评测设计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询问他们对于革命精神的理解,从课程中获得的深刻见解,以及在今后一个阶段的生活及学习中,应该秉持哪些品质,达到改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而为了更为客观且全面地反映其学习状况,评价的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如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互评,同学之间的看法更具真实性,因而更能反映其真实学习效果。获取评价数据后,应及时分析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比如学习任务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学生的革命精神是否得到了发展,以此为依据进行优化改进,以确保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结:
综上,革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革命事业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极具教育意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化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唯有意识到革命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不断丰富个人文化储备,并着眼于革命作品科学设计富有探究意义的项目学习活动,方能将革命文化镌刻流淌于学生的心间、脑海,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及实现文化的传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郭淑瑜. 小学语文革命传统作品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23.
[2]刘艺慧. 综合·联结·探究: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以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为例 [J]. 江苏教育研究, 2023, (02):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