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张丰江
  
学术与研究
2024年37期
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因此,国有企业应立足更高格局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使二者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促进党建工作机制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所需,把党的领导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日常工作的痛点、堵点问题出发,将党的建设与服务生产经营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双提升”。

关键词:党建融合;国有企业;融合治理

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有了逐步提高和变化,不断推动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要从高质量发展这一全新视角正确看待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破解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1.1党建工作为国有企业业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为国有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只有用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才能使企业发展更稳定、更健康、更高效;只有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思想统一,才能使行动统一,如果只抓业务工作,不抓党建工作,不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工作就会大打折扣,将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1.2业务工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通过工作实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生产经营是国有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其发展的本质。如果只谈党建工作不谈业务工作,那么党建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脱离实际。同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将反映在业务实践之中,发挥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中证明党建工作开展的实效。

2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2.1压实责任传导体系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党的建设主体是由党组织、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要强化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意识,抓好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推动各要素之间责任明细,理清责任链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形成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实现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更加完备,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靠企业领导层和党务工作者努力,更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积极配合完成,在企业上下形成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的高度思想一致和行动统一。因此,企业要完善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各基层党支部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不折不扣落实企业党组织的各项部署要求。

2.2创新党建工作形式

创新是全面转型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要提升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把准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组织引领职工群众实现价值、创新创造。党建工作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利用大数据时代通讯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党建工作管理信息化交互平台,运用公众号、线上直播等新媒体新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实现跨时空的思想教育工作安排、工作指导以及工作学习。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既是激发党组织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手段。要将创新性党建活动作为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化党性教育、规范党员管理,不断推动形成“党企共建、互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释放出更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

2.3优化党建考评机制

国有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考评机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科学合理地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助推党建和业务融合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对于企业而言,党建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其在业务工作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应将党建工作考评机制的重点放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将党建考核与业务重点工作一同安排、协同推进,真正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目标一致性和互促性,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4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

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建立党员责任区、基层联系点,建立“深度融合”观察员工作机制,深入一线进行调研督导,及时了解生产现场需求和反馈,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及各类专业性会议,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督导、同落实,以确保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

2.5创新岗位建功体系

指导企业员工将理论学习与自身实际工作相联系,养成从理论学习中寻找方法的习惯,创新性开展工作。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为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创新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将规定与自选动作充分结合,开展党员家访、党员“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时刻争先锋、当表率。深化党支部星级评定,进一步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精准实施“党建+业务+亮点”融合评比。

2.6以“常态”为目标,建立“三大”工作机制

一是理论学习机制。思想认识是决定人的行为执行效力的重要主导,国有企业应当不断用新思想武装员工头脑,从而产生新的工作动能。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企业业务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有机统一,通过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研读活动,提高企业党员对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理解。首先,企业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比如“学习强国”“安全教育平台”“工家云”等,在线向企业党员推送学习资源。其次,为提升党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企业还可以定期开展“党建-业务”挑战答题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党建和业务发展的融合度。最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注重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宣传,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员工开展政治理论、廉洁从业教育,带领广大员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凝聚共识,增进向心力,推动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二是组织建设机制。国有企业以“规范+模范”为抓手,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从严从实开展组织生活会。同时,积极开展“亮身份”活动,引导党员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规范工作秩序和流程,不断提升组织力,确保组织建设“无死角”。三是人才培养机制。国有企业将人才培养与推荐人选细分为重点聚焦、中期培养和“期储备三个层次,扎实开展干部队伍综合分析研判,在履职经历、所持证书及职称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筛选,对干部人才再认知、再培养,以此形成一种阶梯式的培养格局,使人才队伍的建设更为合理和有序。

2.7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专业队伍

国有企业要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无缝对接,其根本在于培育一支既深谙党建之道,又能够娴熟处理业务事务的复合型人才梯队,这样一支团队,将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需进一步增加对人才甄选和培养的投入,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内部培训上,企业应策划并组织关于党建和业务技能的定期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和实操工作坊,以确保员工能跟上知识的更新迭代,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从外部引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不仅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还能拓宽团队的视野及能力范畴。创新性地构建党建与业务双融人才库,是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可集中管理优秀的党建与业务专家,通过动态调配,使企业能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配置人力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为更深入地促进党建与业务之间的交流融合,企业应定期策划并执行研讨会、座谈会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旨在为员工打造一个分享实践经验、碰撞思想火花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之间的深度整合,共同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指将党的哲学思想、科学方法、政治智慧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中,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引领和促进业务发展。因此,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以敬畏的姿态立身、奔跑的姿态前行、创业的姿态做事,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欣欣.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看法[J].改革与开放,2011,(16):51.

[2]朱珊珊.从问题入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4):73~7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