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课改的初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优化
摘要: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在小学、初中教育阶段中更常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语言表达、理解等能力均有待提升,语文教师以独特的魅力感染着学生。但是,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后,其语言、思维等发展趋于成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中,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成为重要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成长、学习和发展。由此,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探讨初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策略
前言:
语文课程存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贯穿于基础教育全过程,语文课程的学习以及知识的积累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使其形成创新精神,为日后步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能够精准解读各类信息,并做好信息处理。对整个班级学生来讲,班主任扮演着“领航员”的角色,语文班主任更是学生的学科“导师”。所以,作为语文学科教师的初中班主任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语文课程,还要做好班级管理,让管理和教学融合,助推学生综合发展。
一、初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首先,教育观念需创新。部分语文班主任的教育观念陈旧,以“严师出高徒”为标准,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制约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新课改实践中,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代学生。所以,语文班主任的教育观念需要创新,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做好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工作[1]。
其次,管理方法较落后。班主任是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明灯”,为学生照亮未知的路,所以教学管理中必须跟上时代发展。但是,当前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班主任采用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如填鸭式、一言堂等,并未做到因材施教,忽视奖励惩罚、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完善和健全,使管理质量和教学效果下降。
最后,心理素质待提高。作为初中语文班主任,日常开展的工作比较复杂,且任务繁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而且,在社会、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压力下,初中语文班主任的管理、教学工作难度攀升,使其心理压力骤然增加,影响语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而且,语文班主任在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时,所进行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存在一定缺陷,影响管理、教学工作实施,之所以存在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语文班主任的心理素质有待提升。
二、基于新课改的初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和谐共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中,语文班主任要遵循“生本理念”,明确初中生的特殊性,指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2]。初中生的社会认知、生活认识存在缺陷,是影响学习、成长的主要因素。所以,语文班主任在教学、管理期间,应结合实际情况,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学生,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调整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语文班主任应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学生和谐共处,共同成长、进步,以“良师益友”的关系陪伴学生。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前提为“相互尊重、关心、爱护”,要求语文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渗透管理,与学生共同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难题。此外,还应重点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主动配合班级管理。而且,语文班主任要避免直接批评学生,减少逆反情绪的存在,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另外,对于调皮难以管教的学生,语文班主任要针对性制定管理方案和规则制度,做好约束和管理,进行科学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逐渐认可教师,从而主动配合班级管理工作。
(二)尊重主体——增强集体荣誉感
日常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语文班主任应尊重学生主体,鼓舞学生参与其中,逐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3]。初中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只具备初级的辨别能力。所以,制定管理规则时,语文班主任可以动员学生参与,与学生共同制定,以此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意识,认可班级管理,从而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此外,语文班主任要重视环境作用发挥,进行合理的教室布置,利用“显性教育”手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比如,设置班级文化墙,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文以及完成的优秀作业张贴在墙面上,以此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开辟图书角,放入不同类型的书籍,供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畅游书海”的机会,通过文化熏陶、感染学生,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设计“书画展台”,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或者优美的绘画作品,并定期进行点评,以此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示自身才华和天赋,通过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奖罚制度——约束、管理学生
内部的动力决定着外部的行为。因此,要想规范学生行为,使其动力更加充足,语文班主任应重点制定科学的奖罚制度,通过制度约束、管理学生。初中生阅历较少,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语文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实况,总结、归纳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细化奖罚制度标准的依据,以此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比如,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不能随手丢弃杂物等规章制度,邀请学生参与制度制定,沟通探讨奖罚措施,通过制度提升管理质量。其中,奖励措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制定目标在于让学生主动遵守规则。如果某些学生的行为存在错误,语文班主任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惩处方法,设定关于学习的奖励措施,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养成良好习惯。
结论:
依上所述,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语文班主任要切实做好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在社会环境发展以及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中,语文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问题,找出问题成因,利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手段规范、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学生作为主体,指引学生深度挖掘知识,以有趣的管理教育模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实现教育、管理等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素雅.坚定红色信仰,播撒红色种子——新生班主任助理团队教育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21):153-156.
[2]吴洁璇,许实霖.技工院校班主任岗位培训数字化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思路研究[J].中国培训,2024,(06):42-44.
[3]樊萌萌.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4,(1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