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

丁斌
  
学术与研究
2024年40期
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1200

摘要: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融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连贯、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以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将从一体化思政教育的意义、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期为相关高中政治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思政教学;一体化教学;高中政治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思政教育中的阶段割裂现象,通过跨学段、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构建一个连续、递进的思政教育体系。高中政治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学实践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基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各阶段相互割裂的局限,实现了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有机衔接和螺旋上升。具体来说,小学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初中阶段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而到了高中阶段,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通过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更能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这一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和资源整合,学生还可以在不同阶段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这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有助于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复杂化的挑战。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价值所在,更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研发一体化教学示范课例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整合教材内容,如此才能够做好一体化设计,使思政课变得更加有趣。比如,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党史”“乡村振兴”等思政话题,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将其进行一体化分析,阅读小学初中的教材相关的内容,把握其涵盖的不同阶段的课例。之后思考“为什么是一体的?它是如何实现一体化的?以及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把高中、初中、小学,恰当的例子都整理出来,并串联起来,形成一堂完整的示范课,保证这个课能适用于各个阶段,从而实现大中小思政的一体化。

(二)构建多样化的思政课程体系

多样化的思政课程体系,更能够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思政体系。如结合本区域的特色,打造与本区域相关的一体化思政课,从区域的名人特产、相关文化等出发不断丰富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如果当地拥有红色文化资源,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本地所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设计为红色体验课,大中小的学生都参与到红色体验课之中。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更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红色体验课中。这样的课程体系,利用好了本地的红色文化,也能够从大视野、大视角的格局下克服传统思政课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通过内外一体,学段融通,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三)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

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地,通过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并能够将各个阶段衔接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劳动教育基地,让高中学生给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带领他们一起劳动,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在一起参与劳动,培育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如果本地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博物馆、展览馆等,教师则可以带领高到去到这些博物馆、展览馆中,让他们了解相关背景、蕴含的思政内容,之后让他们成为小小讲解员,给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讲解相关的背景、相关的历史等。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也能够通过实践基地推动学生参与实践,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品德与情操。

三、结论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的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的品德得到培养,也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品德培育的基础上具备协作能力、团结能力、探究能力等。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注重研发一体化的教学示范课例,通过示范课起到表率作用;要注重构建多样化的教研课程体系;还需要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基地。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大中小思政的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新旺,徐文墙. 深耕“四课堂”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J]. 教育文汇, 2024, (09): 6-8.

[2]许凤伟. “大思政课”理念下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学路径探究 [J]. 科教文汇, 2024, (18): 138-143.

[3]孙巧真. “大思政课”建设理念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与原创贡献 [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 16 (05): 1-6+95.

[4]窦毅.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与实践 [J]. 中国冶金教育, 2024, (04): 84-8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